第A9版:都市新闻

新中国成立后首张新闻纸在广州造纸厂诞生

叶作林

本文字数:1445

广州造纸厂旧址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作林

  在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有一处城市公园,工业遗迹与绿廊步道交错,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这是广州造纸厂(现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纸”)的老厂区。2010年,广纸搬迁到南沙区新址后,这里便改建成了广纸历史公园。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广州造纸厂是近代中国工业崛起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从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广纸一路走来,承载了几代广州人的记忆。

  筹建缘起:为打破新闻纸进口依赖

  广纸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我国所用的新闻纸全赖进口,每年需支付大量白银。陈济棠自1929年3月起主粤,在掌握广东军政大权后,提出“建设新广东”的口号,大办工业,发展广东经济。陈济棠认为发展新闻纸生产有利可图,便打算建一个新闻纸厂,以抵制洋纸入口,增加税收。1932年底,从西村士敏土厂(即广州水泥厂)的盈利中提取1200万大洋,购买瑞典、捷克的造纸设备,筹建年产1.5万吨新闻纸的纸厂。

  历经五载寒暑,终于建成当时全国规模最大、耗资最巨、设备最洋化的制浆、造纸企业。1938年,全厂机器设备安装完毕,广纸立于珠江之滨。当年8月,纸厂以60%自制的马尾松机制木浆和40%进口化学木浆成功试产出吸墨性能、白度和拉力俱佳的新闻纸,在当时世界上首次用马尾松原木制浆造纸,为广州新闻纸生产奠定基础。

  造纸厂两个月生产了新闻纸逾百吨,拟于1938年10月正式投产。岂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逼近广州,国民党军队在仓皇撤退前把广纸的磨木房炸毁,致两台嘉美式磨木机顿成一堆废铁。

  广州沦陷后,广纸为日军所占。1940年5月,他们把广纸所有设备劫运至日本北海道苫小牧市近郊的勇拂设厂安装。日本投降后,广纸原厂长刘宝琛及原总工程师陈丕扬奉命赴日交涉移返被劫设备,几经周折,于1948年11月把被劫设备3625件(共重3721吨)运回广州,但运回的设备已是千疮百孔。

  纸城崛起:生产新闻纸的重点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广纸迎来新生。新中国拨款支持复厂重装,广纸职工亦以当家作主的精神,仅以一年零三个月便重装完毕。1950年12月30日,二号纸机成功抄造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张新闻纸(湿纸)。1951年2月1日投产。

  1953年,中央决定把广纸列为“一五计划”中限额以上的扩建单位。第一期扩建始于1953年11月,竣工于1956年6月。1957年11月6日,广纸第一期扩建工程开始正式投产。到1957年,总产值已由1955年的3302.8万元增至7930.2万元,增长率为140.11%,纸张总产量已由1955年的22540吨增至49104吨,增长率为117.85%,一跃成为我国生产新闻纸的重点企业之一,被前来参观的海外华侨誉为“纸城”。

  广纸第二期扩建工程竣工后,广纸增加了两台50吨/日的国产长网多缸新闻纸机、8台双链式磨木机等设备。1985年,新闻纸总产量达10.18万吨,占当年全国新闻纸总产量的23.9%,大大缓解了国家对新闻纸的需求。随后,广纸又分别在1988年和1996年进行了两期技术改造。

  如今,广纸已成为集制浆、造纸、热电、环保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工业企业,年产能近60万吨,南沙园区占地面积约1100亩,其新闻纸市场占有率约三分之一,在全国排名第二。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都市新闻 A9新中国成立后首张新闻纸在广州造纸厂诞生 叶作林2024-10-22 2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