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本版
- 往期
- 客户端
A4:评论
十月 2024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取消“三不”考核开了个好头 广州日报评论员 练洪洋 最高检决定,取消一切对各级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机关的不必要、不恰当、不合理考核,不再执行检察业务评价指标体系,不再设置各类通报值等评价指标,不再对各地业务数据进行排名
- 改革当先,“赢商”致远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好营商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在广州这座千年商都,“营商”这一发展密码烙下了深深的改革印记。 有观点认为,20世纪80年代是广州率先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发展期
- 城市人才日应从一天到每天 17日,安徽淮北市迎来第一个“人才日”。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设区市为人才设立了专属节日。 四川雅安将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的9月27日设为“雅安人才日”;江苏南通以每年
- 教材“设码收费”令人不适 “套娃式收费”的风终于吹向了出版社?“教材里加了46个二维码,当然是收费的,扫一个就收3元。”近日,华东政法大学一位教授向媒体证实,本科生使用的《宪法学》教材中加入了二维码,一些知识点需要扫码付费
- 如何为老人写好回忆录? 互联网的风口一个接一个,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为老人代写回忆录又成为新风口。社交媒体上不断涌现“写一本净赚3万”等流量帖,而“我初中毕业,代写回忆录月入2万”的培训课也在“火热预售”。 需求决定
- 厘清“可容”边界 划定“不容”底线 本期主持:刘硕 嘉宾:翟春阳(《杭州日报》评论员) 刘硕:近期,广州市纪委监委制发关于适用“三个区分开来”的《法规工作提示》,指导规范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容错纠错工作。您认为此举有何深刻含义?
- 莫让“流量”给医院添乱 没想到有一天,医院也能成为“出片胜地”。近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内的咖啡店在社交平台上火出了圈,吸引了诸多网红达人、摄影爱好者等前来拍照打卡。 有人说,这是给医院带“流量”。但大量网红带着专
- 职场“扮蠢”并不明智 网上流行起了“职场蠢人”一词。一些打工人日常会把“完了我不会搞”“这个怎么做的”“我不知道哎”挂在嘴边,有的甚至会设置“蠢气溢出屏幕”的工作头像、昵称和个性标签。 怎么看?除了自嘲和搞笑,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