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昕宇、黄子宁)“大良智泊能管一下收费问题吗?”此前,广州日报全媒体平台报道的佛山顺德大良当地“智泊”停车乱收费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悉,在本报报道刊出后,该街道迅速约谈大良智泊公司。同时,大良综合行政执法队还针对大良智泊收费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车已离开,怎么还在收费?”此前,一网友将自己在大良遭遇的停车“乱收费”现象诉诸社交网络,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跟帖评论。本报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关注。
针对这一情况,大良街道对该事件也做出回应。该街道负责人介绍,经调查核实,推文中引用的案例车主于8月26日在大良鉴海北路路内车位停车,9:08进场,19:29离场(订单当时仍在计时未结束,但系统也能进行支付),停车时长10小时20分钟,应收30元。
当天20:43,车主开至太艮路再次停车时自助登记失败,发现鉴海北路订单仍在计时未结束(车主自助登记操作已触发平台预警机制,巡查人员已立即前往鉴海北路泊位核实),车主于20:51支付了上一笔订单费用(应收30元,使用10元优惠券,实付20元,车主实际上没有多付停车费用),随后于20:52分向大良智泊微信客服上报。
当天20:54,巡查人员到达鉴海北路泊位核实,并查询系统地磁曲线图,重新生成鉴海北路订单的实际结束时间为19:29,立即为车主生成太艮路的自助登记订单。当晚,运营单位为感谢车主主动上报的行为,向车主发放2张5元优惠券。
该负责人介绍称,经分析,上述事件是由于车辆驶离车位后地磁未释放,导致订单仍在计时造成的。大良智泊相关负责人表示,运营单位于次日立即对设备进行检测,已及时对地磁进行了更换。
本报报道刊出后,该街道迅速约谈了大良智泊公司。大良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从三方面落实举措,提升道路停车收费服务。
一是提高收费准确性。大良要求智泊公司做好自查自纠,如立即开展自查,排查今年以来所有道路设备的故障隐患,对存在隐患的路段,安排一次设备抽检,对不合格的地磁立即进行维护和更换。此外,进一步优化算法,包括要求大良智泊持续优化后台AI算法,进一步降低因设备故障导致的问题订单数。
二是提升服务质量。据悉,大良将进一步优化投诉处理机制。要秉承“服务群众”理念,大良智泊是代表政府在运营路边收费项目,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另外,该街道还要求大良智泊建立系统的投诉管理机制,对投诉要做到及时回复。
在优化订单处理手段上,大良综合行政执法队将与大良智泊研究订单处理的优化手段。例如,对于30分钟的订单酌情延长截止计费,进一步减少投诉量,提升用户感受。
三是完善监管机制。未来,该街道将建立自查机制。要求大良智泊要建立地磁设备、智慧系统的定期排查、检修和更换的机制,并形成台账,执法队将定期查阅自查台账。再是从严审阅报送材料。要求大良智泊及时、准确、全面报送各类台账资料。
值得关注的是,下一步,大良综合行政执法队计划每月抽查不少于3条道路的地磁问题,对问题隐患较高的路段,要求运营单位作出整改,并形成管理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