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评论

有效减负也是一种精准扶企

庹亚男

本文字数:1031

  稳预期 强信心 系列谈

  在1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一揽子助企帮扶政策引来一片欢腾。其中提到,要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加大力度、要在减轻企业负担上狠下功夫、要在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上持续发力……有力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以更大力度激发经营主体活力。(10月14日新华社)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兴才能产业强、民生稳、发展好。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企业发展“铺路”。扩大财政奖补规模、强化涉企收费监管、优化梯度培育……数据显示,我国民营经营主体数量已超1.8亿户,仅今年9月,全国新注册经营主体就达220.63万家。不遗余力帮扶企业,宛如“蓄水养鱼”,意义不言自明。

  支持企业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何减负工作如此重要?不妨从一个例子观之——据报道,某地一企业“一年内被执法检查超200次”,其中,执法检查26次,开展相关工作指导25次、宣传走访9次、助企纾困走访5次……一些职能部门深入企业调研、进行指导帮扶,本是一件好事,但若把握不好尺度、频繁扰企,那就是一种越界,是企业发展之负。减掉这些不必要的“关爱”,让企业甩开包袱、轻装上阵,放心干事、安心发展,就是一种精准帮扶、一份大力支持。

  如何减?

  设置“勿扰模式”。所谓“勿扰模式”,就是要充分尊重企业发展的规律,尽可能减少以指导为名的过度干预。如,有的地方设置“企业宁静日”,在规定时间内政府机关不得上门;有的实施“综合查一次”改革,减轻企业迎检负担。政府指导当严控过频、过碎等倾向,政企交往当力避走马观花、打卡留念等行为,给企业留出足够的自主空间,才是精准帮扶的应有之义。

  用好服务工具。古人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要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加大力度,不妨用好“工具箱”,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改革,推动企业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在一些地方,企业软件、小程序等“一指减负”工具,不仅解决了企业在减负降本过程中“政策看不全、流程看不到、结果无感知”的难题,还能让其在“少跑腿”甚至“不跑腿”的办事效率上更进一步。

  此外,聚焦重点收费主体、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亦是帮企之举。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聚焦企业反映突出问题,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工作。据统计,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涉企收费单位7.9万家,督促收费主体退还企业21.6亿元。关注企业“成长中的烦恼”,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才能有效减负、精准扶企。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8有效减负也是一种精准扶企 庹亚男2024-10-15 2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