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理论周刊

深刻领悟全会精神
为深化改革贡献智库力量

覃剑、葛志专、杨代友、胡晓群、姚阳、柳立子、刘佳

本文字数:6284

  社科者说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与社科理论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坚持党组领学、机关党委督学、党支部研学、党小组促学、党员干部自学“五学联动”,聚焦全会提出的重要思想观点、重大战略部署、重大改革举措,组织精干力量开展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并开展学习征文及理论研讨会,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理论成果,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加快构建促进制造业数字化发展体制机制

  全会要点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围绕“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这一要求,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主动响应企业发展所需,通过加强系统集成、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体制机制。

  提升政策灵活度与穿透力。

  一是激发地方探索创新活力,即在国家政策框架、标准要求和行动指引下,赋予地方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更大的探索创新空间,加快构建相应的反馈机制。二是推动数字化转型政策发力点从生产制造环节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对当前主要关注产线设备更新及自动化智能化的数字化转型政策供给,要根据新需求及时进行调整优化。三是面向企业实施差异化政策,对于大型企业,以培养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为目标进行个性化政策支持;对于中小企业,更加注重激励数字服务平台型企业和数字服务提供商的赋能作用,引导其为中小企业研发设计模块化、易部署、个性化、低成本的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强化数字化模式创新性供给。

  一是积极推动软件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设立工业软件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各地同步设立类似基金,实施更加优惠的工业软件行业财税、投融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二是积极推动创新载体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开展研发创新资源整合,强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能力。三是积极推动金融平台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企业数据资产入表,鼓励金融机构基于数字资源开发新型金融产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投资。

  加快培育数字化先锋企业。

  一是尽快制定实施“人工智能+制造业”行动计划,推进生产型企业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培育一批拥有元宇宙示范工厂、5G全连接工厂等智能生产型企业。二是紧跟全球标杆企业平台化发展趋势,培育一批以数据为驱动力,兼具平台服务功能,立足实体产业、服务实体产业的新型实体企业和平台型企业。三是支持大型制造业企业创建行业性数字服务平台或者行业数字化赋能中心。

  重点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引导各地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以此为载体汇聚相关资源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库、政策服务资源库、场景资源库、优秀案例展示库、专家人才资源库等,免费提供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形成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集成式、一站式服务模式。二是引导各级财政加大力度支持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共同参与的行业分享平台建设,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综合成本。三是升级实施新一轮“上云用数赋智”行动,重点解决设备、接口、协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增加对中小企业使用算力、接入大模型的政策支持。同时,把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深度作为重要评价维度。

  (作者:覃剑、葛志专,分别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该所副研究员)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全会要点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可以显著提升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是构建产业优势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加快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要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制造业高端化的核心驱动力。要加快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夯实制造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二是要培育头部领军企业。领军企业在制造业高端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着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加力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三是要重视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平台是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要加快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和中试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服务。同时,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协同创新体系。

  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

  一是要加速推广智能制造模式,深化技术工艺流程再造,提高生产制造精益化和柔性化水平;通过引入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定制化生产、自动化生产和精密制造,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二是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要加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中心、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信息化水平,为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要加快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智能制造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加强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要深化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培育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加强绿色制造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引导企业开展绿色生产。通过推广绿色设计、绿色工艺和绿色包装等技术手段,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水平。二是要加强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推动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方式等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同时,要加强环保装备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工作,为绿色制造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要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步伐,推动氢能、新型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不断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杨代友,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

  健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需把握的重要关系

  全会要点

  “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农业强国建设和广州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本质要求。广州在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需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

  把握好农业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关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前数字技术、生物技术、新型装备技术向农业领域大规模植入的契机,促进现代农业生产手段革新和生产范式转型,着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要素产出率,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另一方面,尊重当地产业传统,结合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基础,用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着力提升农业劳动者素质,推动农业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契合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潮流,催生新的农业商业模式和发展范式,为农业和乡村经济内生发展奠定基础。

  把握好农业科技发展和制度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当前,以高技术、高效能和高质量为特征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幅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式,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但随着农村市场深化进程和城乡融合步伐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以农业成本控制技术、新型农业生产范式为核心的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等的需求同样强烈。因此,既需要通过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产出效率问题,还需要切实推进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更需要正确处理技术、制度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进程中,加大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力度,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升级。

  把握好战略科技自立自强和开放创新的关系。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正在深刻演化,全球粮食安全形势进入复合风险时代,全球绿色发展面临新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时刻牢记和把握我国人口规模巨大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将国家粮食安全置于极端重要地位。为此,我们需要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深刻洞悉和理解当前农业科技前沿发展潮流,确保粮食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必须妥善处理战略科技自立自强和开放创新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要在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建设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面向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主战场、“百千万工程”县镇村产业发展现实需求,积极布局科技资源,有效实现产业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推进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因地制宜发展岭南特色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要在生物种业科技、合成生物学、数字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颠覆性成果,为农业强国建设和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广州力量。

  (作者:胡晓群,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所长)

  以“五个着力”推动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走在全国前列

  全会要点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广东要紧密结合自身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需要,按照国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要求,在新起点上做好“五个着力”,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着力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落实国务院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在再制造产品进口、跨境购买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压力测试,争取更多国家跨境服务贸易相关开放举措率先在广东自贸试验区落地。发挥湾区优势,率先努力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强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持续优化开放合作环境。

  着力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要推进电子监管创新,提高效率和效能,打造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相匹配的监管制度环境。支持广州、深圳建设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城市,建设为中国商品“走出去”提供全流程综合服务的海外仓,打造科技赋能“中国制造+中国服务”的商品竞争力。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建立健全离岸贸易真实性验证体系。

  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要落实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政策。用足用好广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政策,引导更多外资投向高端服务业。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不断推进制度型开放。完善全球经贸网络,优化驻海外经贸办事机构区域布局,整合海外粤商会、贸易促进代表机构等平台资源,加强与境外跨国企业、商协会的对接联系。

  着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定位。要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独特区域特点,发挥沿海、沿边、沿江和交通干线等优势,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打造独具魅力的湾区开放高地。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将粤港澳大湾区整体打造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开放门户枢纽,重点建设世界一流的湾区国际机场群、湾区国际港口群、湾区国际传播枢纽、湾区国际经贸枢纽、湾区国际高端要素配置枢纽等。深化与港澳规则机制“软联通”,让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跨境流动更加高效便利。

  着力完善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走出去机制。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稳定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实施“广东总部+海外制造基地”发展模式,有序引导省内优势产业和企业在海外投资布局,加强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合作。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有序引导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数字产业等广东省优势产业在海外合理布局,积极参与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为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贡献科技产业力量。高质量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特别是探索“两国双园”产业链互补协作新模式。

  (作者:姚阳,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所长)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改革

  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全会要点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在全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也从以数量满足为主的基本型转到以质量满足为主的高质量型。这要求广州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激励机制与监管机制之间建立一个动态平衡,为持续保障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创造条件。

  促进融合,用“公共文化+”拓展基层服务空间。

  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用“公共文化+”的方式盘活各种公共服务资源,构建文体设施、艺术推广、全民阅读、文艺体科普等联盟,以跨界服务主题链接多元主体,放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带动,形成政府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空间的业态融合,利用城市更新契机,将文化元素植入公共服务空间,鼓励合理利用各种广场、车站、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等场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拓展融合阅读、展览、演艺、沙龙、休闲等业态的文化服务新场景。

  完善政策,尽早健全“选-用-管-培”全过程管理。

  围绕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的“选-用-管-培”,在已出台管理办法基础上健全各种管理实施细则,包括但不限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录文件;就项目内容、预期目标、权责分工、绩效收益等关键环节进行评比和选定的流程管理制度;对服务过程设定规范标准、操作指南及科学动态调整机制;对社会力量主体服务进行数据统计、动态测评等的管理监督制度,确保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规范性。

  多措并举,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

  一方面,社会化运营的公共文化设施要保证其公益性,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或实施目录确定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确保基本公共服务“不漏项”“不打折”提供。另一方面,要通过经济激励、名誉褒奖和资源回馈等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一是对个性化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优惠收费,体现经济效益;二是采取项目资助、演出补贴、贷款贴息等,冲抵部分成本;三是通过冠名、褒奖、推介等名誉褒奖方式宣传参与的社会力量主体,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和声誉。

  敢于探索,推动内容与形式的特色创新。

  要加强全市阵地和人才资源统筹共享,联合社会文艺培训机构和场地资源主体,建设文艺普及师资库、课程库,开展平价美育培训,便捷市民就近体验参与文化美育修身。鼓励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错时开放、延时开放,增加夜间活动内容,开展文化增值服务,着力构建生动展示中国精神、讲述岭南故事、促进人文交流的城市文化窗口和文旅打卡地。各级公共文化服务主管部门在做到“保基本”基础上,把握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适配性和接受度,切实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有效供给”与本地居民人口特点和在地文化特征相对接,从而构建具有明显区域文化符号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作者:柳立子、刘佳,分别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该所助理研究员)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 A9深刻领悟全会精神
为深化改革贡献智库力量
覃剑、葛志专、杨代友、胡晓群、姚阳、柳立子、刘佳2024-08-12 2 2024年08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