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考、综合评价、强基计划、艺考、海外升学……每一条路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昨日,“同学来了”2024广报求学优秀学子及名师分享会在广州举行。此次活动由广州日报社主办,广报求学工作室、广州广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分享会上,即将奔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等学府求学的优秀学子,以及学生家长、生涯规划指导名师相聚一堂,分享各自对求学成长、生涯规划的心得体会。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曾俊、王婧、谢泽楷、林欣潼 实习生黄晨曦、李漫、吴楷兵、陈会、李咏欣、李帝株、何圣娴
不同升学路径 成就各自精彩
来自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的历史类考生刘子齐,在今年夏天以高考裸分考取了北京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普通高考选择院校和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泛,这个专业相当于交叉学科,有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的内容,我相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刘子齐说。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广州外国语学校AP&AL国际课程毕业生廖隽宇即将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求学。廖隽宇说,直到读高中时他才选择了走国际升学道路,“也许将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就能学到许多学术之外的东西”。在廖隽宇看来,如果要走国际升学路径,高中时就可以挖掘自己的兴趣,提前规划。
何零一目前是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大一学生,去年通过综合评价方式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就读。谈及为何选择综合评价这一升学路径,何零一说:“综合评价不仅看高考成绩,还通过‘631’的分数模式进行选拔,即六成的高考成绩、三成的学校测试成绩和一成的学业水平等其他成绩。这种选拔方式给予了我更多的机会,让我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综合能力。”
“我从小就立志要考上美院。”石文婷即将入读广州美术学院,她表示,选择美术这条路与童年梦想密切相关,“我还是想发挥自己的美术天分实现理想”。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她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选择了美术教育专业。
学霸分享秘籍 可学习可操作
分享会上,“学霸”们还分享了让自己变得优秀的秘籍。
即将入读清华大学法学专业的常铭宪表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他们总是鼓励我探索,让我找到一条符合自己节奏的学习道路。他们也教我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对我有潜移默化的引导。”常铭宪说,正是因为这些影响让他在高中阶段收获了老师和同学们非常深厚真挚的情谊,在学业上得到了十分正向积极的反馈。
被录取至复旦大学理科试验班(本博贯通)的朱炯宇分享了自己的方法——做好时间管理,比别人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目标和道路非常清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才能实现目标,这样脑海里会形成一个路径,然后分解到每月每周每天的学习当中,日积月累抵达目标。
广州协和学校毕业生郑维纲即将入读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强基班。关于高中学习,郑维纲认为最重要的是重视基础。他认为,自己高三成绩稳定在年级前十的关键在于,借助老师的帮助,他在保持原有理科优势的同时,重新巩固了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此外,他建议大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例如相较于紧张的学习氛围,他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更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好学习任务。
助力生涯规划 名师指点迷津
不少家长疑惑,如何发现孩子的潜能兴趣,并进行合适的生涯规划?分享会上,广东实验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杨鹏指出,分享交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孩子的成长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孩子需要通过和身边人的交流,互相碰撞、影响,从而探索兴趣专长。
杨鹏指出,家长和学生可借助多元智能理论、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等专业量表和测评,去梳理孩子的兴趣特长。但他提醒,也要避免过于依赖单纯的测评。“测评结果只是你探索自我的一个起点。之所以学生还没展现出某些方面的能力,可能是因为其尚未充分地学习体会这些不同的兴趣领域。”杨鹏说。
杨鹏介绍,学生发展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多方面,孩子需要综合全面地发展,既要学习人文知识,也要有扎实的科学知识基础。所谓“生涯规划”其实不局限于职业生涯,还包括学生在未来人生中需要扮演的各类角色,例如学生是否有健康身心、能否在生活中获得幸福感等。这也提示家长,也许孩子现在看上去成绩不是最拔尖的,但如果孩子能在多方面获得综合成长,也许当他们走到社会、进入某个专业领域时,会有令家长意想不到的惊喜表现。
家长分享育儿经
“家长的责任在于提供支持和引导,而不是完全代替孩子做决定。”
——何零一的父亲何继军
“走不一样的路,看不一样的风景,孩子应该被允许犯错。”
——朱炯宇的母亲曾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