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全运》(媒体篇)
拉德芳斯商业区
拉德芳斯是巴黎都会区首要的中心商务区,位于巴黎城西的上塞纳省,邻近塞纳河畔纳伊,与巴黎市中心通过香榭丽舍大道和夏尔戴高乐大道相连,交通便利,是欧洲最大的商务区,代表着巴黎在国际金融、商业和经济舞台上的领先地位。
拉德芳斯的规划建设始于1958年,旨在缓解巴黎市中心的拥堵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办公空间。区内设施完善,生活便利,拥有购物中心、商业街区、电影院、健身房、酒店等各类设施。
拉德芳斯体育馆是欧洲最大的室内体育馆之一,可以容纳15000名观众。体育馆周边有新凯旋门等建筑和景观,数字科技公司打造的大型电子屏,将体育运动和电子商务、休闲时尚完美融为一体。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嘉晖
时隔100年,奥运会重返巴黎,绝对堪称世界瞩目,万众期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蜂拥而至,要好好品尝这道丰盛的“法兰西大餐”。
巴黎奥运会媒体服务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包括主新闻中心(MPC)、媒体班车、赛场媒体服务以及基于文化展示和视觉呈现的赛场布置与安排。在奥运会赛程过半之际谈媒体服务,大家的感受会更深刻。
好“酒”不怕巷子深
巴黎奥组委抓住了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以竞赛为核心,实实在在把赛事办好,不怕差评。
用一个词来形容巴黎奥运会的媒体服务,那就是“好酒不怕巷子深”,酒指的是赛事本身,就是说,比赛办好了,就不怕媒体说不好。这种超级自信在比赛中得到完美呈现。
其实,从记者抵达巴黎戴高乐机场开始,就已经感受到巴黎人办奥运的“冰与火”,按照惯例,所有参会人员可以在入境后直接在机场激活采访证件,这项服务巴黎奥组委提前发了通知,大家依次排队办理即可,但三四名工作人员要为一两百人的大团激活证件,着实手忙脚乱了一番,排队等候似乎是巴黎的“例牌菜”。
至于来到主新闻中心,巴黎会议宫简陋的设施更是令记者大跌眼镜,原计划做的“开包尝鲜”也只能作罢,因为国际惯例中的媒体包这次根本不存在,在“节俭办奥运”和“绿色低碳奥运”主题下,巴黎奥组委只为每位记者提供了一个铝质水壶,连徽章、雨伞、笔记本这样的往届标配都省了。
虽然很多体育场馆没有媒体班车,记者只能通过公共交通工具在各场馆之间辗转,劳心费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但这些问题因为司机和志愿者的暖心、专业服务被化于无形。
从凡尔赛宫到大皇宫,再到协和广场,记者们在巴黎坐地铁、乘轻轨,走街串巷,采访靠嘴、靠腿、靠耐力,坚持就是胜利。
不过,进宫采访倒是一件前所未有的新鲜事儿,有一句话在奥运会期间一次次地被印证,那就是“要相信巴黎人的审美”,大皇宫里面搭建起高耸的看台,声光电设备将古老的宫殿变得美轮美奂,充满现代感,不管对观众还是对摄影师来说,这都是一场视觉盛宴。
一位记者表示,当击剑选手从大皇宫的大门后面步出,有一种古代剑客穿越到现代的魔幻感觉,令人心旷神怡。正是基于对文化和审美的自信,法国的创新突破,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享受。
感受奥运“科技范儿”
巴黎奥组委在办赛时的“抓大放小”,在各个赛场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可以斥巨资临时搭建赛场、看台,用完就拆走,也不愿意在一些细节上花太多力气。
比如,很多场馆从安检口到赛事工作间的线路两侧都是杂草丛生,甚至还有碎砖石等工程垃圾没来得及清理,下雨时路面泥泞也是常有的事,塑料拼装产品铺设的路面,完全没打算在这里留下“奥运遗产”,因为百年前的奥运遗产已经足够多了。
不过,巴黎人在科技引领、吸引人眼球方面真的是不遗余力。
赛场内外闪耀的“科技范儿”成为本届奥运会的一大亮点。从人工智能(AI)到私有5G网络,从数字孪生到云转播……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体育赛事的组织和运行效率,改变了体育转播的方式,也使观众拥有更加个性化和沉浸式的体验。
据介绍,AI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使裁判和观众能更密切地追踪运动员的表现,而且为赛事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持。
水上运动中心安装高科技摄像机,利用AI可以实时分析运动员的划水频率和覆盖距离;足球体育场周围摄像头记录的信息和植入足球的芯片为裁判决策提供支持;先进的电子发令枪、内置传感器的起跑器、量子计时器和光电管技术等也纷纷亮相巴黎。新技术的应用为媒体数字化、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也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
据介绍,国际奥委会为运动员打造了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AthleteGPT,能快速浏览数千个信息页面,并全天候回答问题。
本届奥运会还采用了阿里云AI增强的全新转播技术——多镜头回放系统,让观众多角度看到运动员动作的“时间静止”慢镜头,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奥运会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单纯的体育盛会,而是融合了科技、时尚的复合体,紧跟时代,不断放大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这也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任期内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