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佛山体育界的高光时刻——北京时间8月3日晚上,巴黎奥运会决出羽毛球女双金牌,由世界排名第一的陈清晨/贾一凡(简称“凡晨组合”)摘得,为中国代表队夺得本届奥运会第15金。
值得关注的是,陈清晨是由佛山市顺德区业余体校(以下简称“顺德体校”)输送至省队、国家队的优秀运动员,此次夺冠为佛山市、顺德区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陈清晨不仅为国家取得了一枚奥运金牌,也助力佛山、顺德取得历史性的第一枚奥运金牌,这是我们佛山几代体育人的期盼。”陈清晨在顺德的启蒙教练张智勇激动地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名润、黄子宁、刘鹏飞
现场:决赛双方你追我赶
8月3日晚,巴黎奥运羽毛球女双比赛现场的紧张氛围通过屏幕传到了中国顺德。当天晚上,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顺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顺德区大良街道举行2024巴黎奥运会佛山顺德为陈清晨加油观赛活动,当地约百名羽毛球爱好者齐聚一堂,在屏幕前为陈清晨加油鼓劲。
在巴黎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决赛中,中国队的陈清晨/贾一凡和刘圣书/谭宁进行比拼。首局打得相当激烈,双方你追我赶,分差一度没有拉开,陈清晨/贾一凡在16:20落后4分的时候,凭借紧密配合,成功挽救了4个局点,最终拿下第一局。
第二局中,陈清晨/贾一凡延续第一局的迅猛势头,主动发起进攻,刘圣书/谭宁也不甘示弱,双方比分差距逐渐缩小。陈清晨/贾一凡还打出了极致压线球,最终挑战成功。刘圣书/谭宁调整后找到节奏,接连追分,一度分差追至2分。但陈清晨/贾一凡顶住压力,扩大比分优势。随后,刘圣书/谭宁发球失误,陈清晨/贾一凡拿下了“冠军点”并牢牢把握机会,最终夺得双打冠军。她们也最终兑现了“十年之约”,在巴黎圆梦冠军。
赛后,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第一时间向陈清晨发来贺信,信中称:“作为顺德区输送的运动员,你实现了顺德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呈现了勇于争先的时代精神,体现了追求卓越的意志品质,展现了海纳百川的文化力量,顺德人民为你自豪,希望你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顺德,欢迎你凯旋!”
“陈清晨在巴黎、在世界赛场上赛出友谊、赛出水平,这是中国的骄傲,是佛山、顺德的骄傲!”顺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黄宇恒说,“这也是佛山市以及顺德区在奥运赛场上的首枚金牌,意义非凡。”
“特别感谢佛山顺德,我觉得如果没有它我是不可能上省队的,顺德当时‘收留’了我,然后把我输送到省队。”陈清晨夺冠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背后:从顺德走向全国全世界
作为从顺德走向全国以及世界赛场的优秀运动员,陈清晨的每一场赛事都牵动着启蒙教练张智勇的心。
陈清晨出生于1997年,广东兴宁人。2005年,陈清晨经过兴宁体校邹教练的推荐,来到顺德体校。“体校刚刚搬至现址,有住宿和训练的场地,加之当时省队在顺德的观摩、学习比较多,能为优秀运动苗子提供较好的软硬件环境。”陈清晨在顺德体校的启蒙教练张智勇告诉记者。
顺德可以说是陈清晨奥运金牌梦开始的地方。“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为了追寻羽毛球梦,千里迢迢来到顺德,踏出了第一步,这令我很佩服。”张智勇说。据悉,陈清晨来到顺德体校时年仅8岁。初来顺德体校,陈清晨的先天条件并不是太突出,且受限于场地条件,陈清晨初始的训练成绩一般,但她非常热爱羽毛球。在训练过程中,陈清晨所彰显的敢于接受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让张智勇印象深刻。
凭借后天持续的努力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陈清晨在众多运动员中崭露头角。2006年下半年,陈清晨由顺德体校输送至省体校。“我们那时带她去试训,为期几天的试训中全省有十几个女孩子,陈清晨开朗、刻苦的个性也给省体校教练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清晨此前比较畏惧跑步,为了克服困难,每周一到周五正常的训练,周末加紧弱项练习,加练时没有教练在旁边,靠的是个人的自律。”张智勇告诉记者。
据悉,这是陈清晨第二次参加奥运会,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她和搭档在羽毛球女双比赛中摘得银牌。在巴黎奥运会上,“凡晨组合”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冠军,殊为不易。在屏幕前看到爱徒夺冠,张智勇百感交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用两个“非常开心”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这是我们佛山几代体育人的期盼”。
延伸:佛山选手首获奥运金牌
作为佛山输送至省队、国家队的优秀运动苗子,陈清晨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令人惊叹,也激励了当地更多的运动健儿和运动爱好者。“陈清晨是我们的榜样!”顺德羽毛球爱好者林国伦接触羽毛球运动已有十年,他告诉记者,“陈清晨是从顺德走向世界赛场的优秀运动员,这次她实现了冠军梦,为她点赞!”
记者统计发现,从1984年在洛杉矶举办的奥运会算起,到7月26日开幕的巴黎奥运会,佛山四十年里至少输送了28名运动健儿参加奥运会。其中,陈清晨(羽毛球)、周鹏(篮球)、梁嘉鸿(田径)、余志成(110米栏)、蔡添雄(水球)、蔡盛六(水球)连续参加两届奥运会。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佛山将紧紧围绕奥运争光计划,以“冲一流、强特色、补短板”为总体思路,构建并完善与佛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该规划指出,佛山全面深化体教融合,共建青少年体育赛事多元化体系。同时,深化体校体制、机制改革,鼓励支持各区、中小学、俱乐部、企业、社会组织等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在市区体校、传统校、网点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一条龙”人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