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东省南方画院主办的“意象”甲辰中国画作品展在广东省南方画院美术馆举办并进行座谈。
“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意识的客观物象,“意象”可以理解为“写意”,是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写意精神是一种追求天地之美的情怀,其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精神,是对传统审美理想的升华。写意精神建立在“观物取象”“师造化”的基础上,展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艺术追求。在中国写意画中,创作者师法自然,游观万物,在对天地的观察与对内心世界的观照中,与自然产生共鸣。立意为象,托物言志,“度物象而取其真”,通过审美创造,造意境于象外,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此次作品展,周国城先生作为发起者和策展人,邀请了北京郝邦义,浙江胡正明、傅一平、姚新兴、穆鼎宇,广州钟瑞军、赖智豪、许若文共八位画家,展出作品近60幅。让观众领略到中国画的写意之美,加强了对“诗、书、画、印”是中国画本体语言的理解。对于推动中国画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研讨会由广东画院理论室副主任、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卜绍基主持。一众艺术家畅所欲言,也迸发了很多新鲜观点,为探讨“意象”精神、写意内核发出了深远的思考和探索。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晓明
西泠印社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周国城:
用诗词入书画立意更高
“意向”理解为“写意”,写是形的表象,意是形之所指。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里涵盖了诗、书、画、印,而每种形式虽略有侧重,但融会贯通。这个“意”首先体现在诗,自古以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诗词充满了画面感,诗意立现,所以用诗词入书画立意更高。
而“写”则在笔墨,笔墨是难以模仿的,书画同源,中国画的用线有书法的技巧在,书法写得好的人肯定也不会画得差。有这样的诗意、笔意去丰富画面,自然比只有图式的沿袭走得更远。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画种,是有上千年的发展和传承的“文化”,我们中国画是立在巨人肩膀上的,所以我们现当代的国人应该传承发展,而不是“创新”,科技可以说创新,但文化积淀不是破旧。
收藏家、资深艺术评论家赵利平:
写意,得有一定可解读性
我理解的这个当下的“意象”是不刻意,写意最终要表现什么,要表达意象的时候,得可读可取,得有一定可解读性。我们生活在当下,要求一个艺术家“诗、书、画、印”全才有难度,得实事求是,推崇全面花开,也包容单个出彩。要说到这个修为,仅仅本科四年的学习那就画不出大写意了,所以我们树立的是路子,路子要正,写意画才有发展的潜力,年轻人才有学下去的动力。在现今的教育体系里,素描、色彩,甚至影像、多媒体等的应用,也有一定的道理,让年轻一代接受不同形态的创作,丰富发展,通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培养出有历练的、有文化内涵的接力者。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思东:
大写意有具体的定义
大写意是建立在中国人的审美上,而不是西方美育基础上。“像”“写实”不是唯一标准,那大写意是否有其标准呢?作为当中的传承者,我们能否说出具体的定义呢?
我认为,大写意的定义:一、大写意概括的不止外在形,还有内廓,所谓“人书俱老”,写意得积累,八九十年都不一定见功,不得浮躁;二、是否有书卷气,“书卷气”乃气韵修养,这也是衔接到写意的“意”,文学修养不能缺;三、“返老还童”,画不俗套,回到初心。三个门槛,才是大写意的难处。身心与艺术神交,与天地与万物融为一体,有气魄情怀。
不因为学习了写实就掩盖了写意。写很重要,意是意境、是观念,写就是中国画里的造型,修为修炼修养。
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参展艺术家钟瑞军:
中国画写意精神一个重要的表现特征就是文学性
写意精神是中国的文化核心,是有别于西方科学精神的重要观念。中国画不管是工笔、没骨还是小写意、大写意等画法,其本质都是写意的。写的都是画家本身内心里面对物象的一种理解,对物象的一种感悟,对物象的一种表达,不是简单把物象变成一张画,变成一种画面的呈现。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除了书写性和表达画家内心的感悟之外,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特征,就是文学性。中国画并不仅仅表现自然山川、花鸟虫鱼、人物走兽的形态特征,而是将自然万物的基本特质转化为笔墨结构,进一步体现画家的精神寄托。画梅兰竹菊就是表现人的君子志趣,画山川云烟,就是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画高人逸士,体现出自己的人格风骨等等,这都与文学性有极大的关系。如果中国画不具备文学性的特征,就不可能发展出具有完备体系的民族绘画。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区广安:
这次展览树立一种写意风范
“写意”本身在当今就是很小众的艺术形态,这次展览立意“意象”,树立一种写意风范。靳尚谊先生最近一句话火了:“大写意没了,甚至小写意也没了……”我相信靳老先生是觉得现在中国画的传统内核精神没有了、式微了,而替大写意发出了呐喊。传统中国画以文人画标榜审美最高,原因是与道家结合,天人合一。现在的中国画缺乏诗意思维,国画的教育体系也失去了传统精神,而执行西方绘画的教育体系,用毛笔画素描。不过,还有我们一些人在坚持,以一种“师徒式”的方式去继承,把“意象”的内核,把写意的风范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