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婉琪
【编者按:他山之石,看热闹更要看门道。巴黎奥运会能给粤港澳承办十五运会带来哪些启迪?本报开通“奥运@全运”栏目,各抒己见。】
2024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是成功的,因为它“很法国”。
笔者看得最开心的一段是“小黄人在潜水艇里开运动会找到《蒙娜丽莎》”,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观感。本次开幕式将体育与艺术联系起来,让观众穿梭于法国的历史,正如主火炬选择热气球是彰显环保科技力量以及向法国悠久的航空历史致敬一样,那个串联起12个艺术场景的戴着面具的跑酷火炬手的形象设计也充满深意。而12个艺术场景包括历史与时事,音乐、美术、建筑等方面的文化,极其厚重。显然,作为艺术之都,巴黎的执着带有一点天生的傲慢,我们也有同样的文化自信,接受东西方文化共存,并彼此尊重。
笔者很喜欢巴黎奥组委主席埃斯坦盖说的,“也许我们难以达成一致,但奥运会让我们走到一起,我们可以在和平、尊重和多样性中共同实现目标。”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在我们的奥林匹克世界里,我们都是一家人,都遵循相同的规则,并彼此尊重。”
回到体育本身,看到齐达内和纳达尔交接火炬,我们能通过最后的火炬手的选择看到法国人对足球以及法网的热爱与推崇,最后点火的是一男一女,此前伴随着《马赛曲》,十座镀金雕像缓缓浮现,以颂扬法国历史上杰出的十位女性代表,我们能看到巴黎奥运会对性别平等的追求,1900年巴黎奥运会开创了女子走向世界体坛的先例,1924年巴黎奥运会正式通过允许女子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2024年巴黎奥运会首次实现男女运动员各占50%。
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看到了数字技术等高科技的参与,看到了巧妙构思的必不可少。不过,世事没有完美,开幕式略显不够紧凑。
奥运会能给十五运会提供什么借鉴?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办一届很“粤港澳”的全运会,体育与文化不可分割,强调三地文化同根同源的同时,凸显各自的文化特色。那么在文化传播方面,我们应该传递的是怎样的理念,又该以怎样的方式传播?论开幕式的创意,从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始,我们早有奇思妙想,如今全运会史无前例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办,开幕式在广州举行,但香港和澳门两个城市是否也应该遥相呼应?毕竟很多运动员将在“分会场”作战,应该好好构思一下如何串联。同时,面向世界,我们应该打造一个怎样的“大湾区形象”?彰显文化显然不够,最重要的是突出湾区在经济方面的优势与发展前景,如何让交通更便捷、沟通更顺畅,达到共融共享、融合发展,尝试打破更多壁垒势在必行。此外,我们该向兄弟省份送上什么礼物?正如巴黎奥运会的体育联系艺术,“跨界”可能是一个突破点,是否应该利用全运会这个载体,呈现更多其他领域的成果。除了体育的场所,是否应该有其他场所,推出美食、旅游观光、粤剧、非遗等等,还有“全民体育”,引导和带动更多平时少接触体育运动的人们爱上运动,这方面我们又是否可以学习巴黎奥运会的“奥运会红地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