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要闻

农讲所学员毕业后纷纷投身各地革命斗争一线 形成农民运动燎原之势

“农运大王”从此奔全国

卜松竹

本文字数:3473

  《调查归来》画面中,毛泽东坐在书桌前,细心聆听学员讲述有关农村调研的成果。

  《红日照征途》中,毛泽东和学员们行至番禺学宫内的石拱桥上,毕业学员们即将由此奔赴各自的征途。

农讲所纪念馆中的雕塑《农村调查》

  画卷中的百年农讲所 第五期

  作为“农民运动摇篮”,广州农讲所汇聚雄厚的师资力量,紧密结合教学与实践,培育出一批批先进青年。组织农民协会、举办地方性农讲所……学员们如星星之火从农讲所这个革命熔炉走向革命斗争一线,成长为农民革命的中坚力量,使全国农民运动呈现出一派崭新局面。

  本期《画卷中的百年农讲所》结合《红日照征途》《调查归来》这两幅中国画,追溯农讲所学员们的农运实践之路。

  统筹/何超、陈雅诗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柯楚彬、谈蕴哲

  图/中国美术馆、农讲所纪念馆、林蓝提供

  (本文资料来自《无悔的年华》)

  本期画作

  左图名字 《调查归来》

  作  者 林墉

  材  质 中国画

  创作时间 1971年

  尺  寸 250cm×200cm

  广东美术馆藏

  《调查归来》画面中,毛泽东坐在书桌前,细心聆听学员讲述有关农村调研的成果。

  右图名字 《红日照征途》

  作  者 杨之光

  材  质 中国画

  创作时间 1973年

  尺  寸 247cm×145cm

  中国美术馆藏

  《红日照征途》中,毛泽东和学员们行至番禺学宫内的石拱桥上,毕业学员们即将由此奔赴各自的征途。

  女将高恬波学客家话潮州话搞宣传 乔国桢被农民称为“农运大王”

  在番禺学宫的泮池上,坐落着一座石拱桥。1926年,毛泽东主持第六届农讲所时常常在桥头与学员交流,许多描绘农讲所的画作都纷纷聚焦这座拱桥,其中,藏于中国美术馆的中国画《红日照征途》,描绘了毛泽东在桥上送别学员奔赴各自征途的一幕。

  “在此四百五十四人之中,被选派为本部特派员者约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则分遣回籍使之从事地方农民运动工作。”《中国农民》第2期记录了前五届农讲所学员的毕业去向。大部分学员毕业后都从农讲所走向各地的革命斗争第一线,成长为农民革命的中坚力量。

  在第一届农讲所学员中,有这样一位北伐军官兵眼中的“女将军”,她就是广东第一个女中共党员高恬波。从农讲所毕业后,她负责粤北等地的农运宣传工作。为了开展工作,她不仅学会客家话、潮州话等方言,还给贫困百姓治病,深受妇女爱戴。1925年,高恬波担任妇女北伐救护队队长,在汀泗桥激战中,她中弹负伤仍顽强地将伤员救下火线,被官兵称为救护队的“女将军”。第一届学员黄学增被派往广东南路现湛江地区从事农民运动,建立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指导各县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很快打开了南路农运的新局面。

  第二届农讲所学员方方(原名为“方思琼”)肄业后回到老家普宁建立农民自卫军,并配合东征革命军夜袭军阀洪兆麟部。土豪劣绅扬言要将他开除出方氏家族,并杀掉他来“祭旗”。方方义正词严地反击:“不给姓方,我偏要姓方,就叫方方!”“方方”之名由此而来。

  第五届农讲所“有二十九个学生回去湖南各地实地工作,农民运动在湖南便萌芽起来了”,湖南农民运动之所以搞得轰轰烈烈,农讲所学员起到很大作用。第六届学员王首道毕业后被派到湖南祁阳县从事农运工作,并担任中共祁阳县支部书记。他发动群众组织区、乡农民协会,成立农民武装梭镖队。

  第六届学员乔国桢毕业后成长为陕西渭北农民运动、北方工人运动的领导人,农民们亲切地称他为“农运大王”“办好事的乔国老”。在一次运动集结中,冯玉祥将军感慨,“人们还说我的兵多,我的兵到场的还不及乔先生领导的农民的百分之一呢!”

  除了培养农运、武装起义的骨干,农讲所还走出不同领域的人才。1931年,学员毛泽民被任命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他领导银行在战火中建立金库、发行货币,统一苏区财政,承担起“红色大管家”的重任。

  农讲所模式在全国推广 韦拔群在广西培养出600多名农运骨干

  随着广州农讲所办学模式“输出”,各种地方性农训班、农军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农运人才培养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大。据不完全统计,从1926年底到1927年上半年,仅广东就开办了20多间“农讲所”,其办学方针、招生对象、课程设置等都仿效广州农讲所。  被毛泽东赞誉为“农讲所最好的学生”的韦拔群深刻认识到,“只靠几个人懂得革命道理是不行的,必须培养一批领导农民运动的骨干”。肄业后,他参考广州农讲所的办学方法,在广西组织了三届东兰农运讲习所,培养出600多名农运骨干。第一届所址位于列宁岩,是个简陋的天然石洞,韦拔群与学员们同吃同住,早上出操、课余种菜。严冬腊月,他勉励学生,“这正是锻炼我们革命意志的极好机会,不能养成烤火的习惯。将来我们和敌人打仗的时候,敌人哪能让你‘热天撑把伞挡太阳,冷天提火笼烤火’呢?”

  在韦拔群等人领导下,农运很快席卷了右江两岸和红水河畔,推动广西农民运动的发展,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也成了右江革命的摇篮。1926年12月,中共中央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称,韦拔群“在东兰已成了海陆丰之彭湃,极得农民信仰。”

  1926年,衡阳县农民协会和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成立,第五届毕业学员夏明震出任协会委员长、讲习所教务长。这位出身官宦世家的“少爷”,除了制定教学方案、安排教学计划,还亲自为学员讲课。

  除了开办地方性农讲所,广州农讲所学员还注重农运经验的总结。赣县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之时,从广州农讲所学习归来的舒国藩受邀协助筹建赣县总工会,帮助起草赣县总工会成立宣言,号召工农兵联合起来。1926年,他在《农民运动》上发表《农运初手的工作指南》,为从事农民运动的新人提供指引。他指出:对象不同,我们所进行的方法不同;环境不同,运动的方式也不同。在宣传形式上,他建议,可设平民夜校、开各种恳亲或同乐等会;浅显地讲述革命的故事及时事,张贴画报,排演戏剧、教农民唱浅显的歌谣。

  历届课堂重视调查研究 学员曾到韶关街头演讲和访问农家

  广州农讲所学员之所以能迅速成为各地农民运动的骨干力量,离不开课堂上的实践历练。课堂将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决定了学员们的革命工作总体方向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毛泽东担任所长时主编的《农民问题丛刊》中,关于各省农村情况调查的部分收录了学员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在第六届农讲所中,毛泽东将300多名学员按地域组建了13个农民问题研究会,拟定36个调查项目,发动大家动手调查。林墉创作的中国画《调查归来》,便刻画出毛泽东聆听学员讲述农村问题调研报告的场景。

  每逢大型社会活动,广州农讲所都尽量组织学员参加,“把参加实际斗争,当作锻炼提高学员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第一届学员除正式授课外,最注重所外活动,凡是星期日须有农村运动实习;第二届学员入学不久,就参加镇压广州商团叛乱;第三届农讲所按照农民协会章程,把全体学员模拟为一个县农民协会,并根据学员们不同的语言、生活习惯,组织各级农民协会,进行模拟练习……

  第五届学员在主任、教员带领下乘火车奔赴韶关,先是参加了曲江农民协会的成立大会,随即分组赴城厢内外,举行街头演讲。接着,又到城郊的农家访问,调查农民生活状况。学员黎赤夫回忆:“在回来的火车上,我们全体学员一百一十多人分为三队,二十二个小组,展开了热烈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弄清楚了许多原来不懂的问题。”

   此外,广州农讲所开展的军事教育、军事训练,让不少学员提升了军事实战能力,为日后参加领导武装起义、进行革命战争积累经验。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都能见到广州农讲所学员奋勇战斗的身影。许多学员甚至还参与二万五千里长征,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王首道、张明远、曹广化、王建功等农讲所学员长期坚持革命和建设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要闻 A8“农运大王”从此奔全国 卜松竹2024-07-23 2 2024年07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