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高干、曹景美
“花生糖满满的乡土老味,每次回信宜探亲,我们都要买几袋花生糖回去与家人品尝,解思乡之愁。”日前,马来西亚华侨张伯在信宜购买花生糖时对记者说。
在广东知名侨乡信宜市怀乡镇有一家手工糖果店制作的糖果,据说是许多信宜人儿时记忆。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怀乡镇余庆街的这家传统手工糖果店,近距离感受了一次传统手工糖果制作全过程。糖果店店面不大,香气却飘得很远。
据店主关君武介绍,手工制作花生糖技艺自其太公那时起直到传给关君武兄弟俩,估算也有150年以上的历史。目前,他们手工制作的糖果有:花生糖、花生芝麻糖、鸡颈糖(形似)、薄荷糖、风姜糖,中秋节前后还有枯卜糖(用本地原生柚子皮制作而成的糖果)。
记者从信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怀乡花生糖及有关糖果制作技艺,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糖果产地分布在怀乡镇及其邻近乡镇和信宜市区,其中怀乡镇是代表性产地。其制作技艺可以追溯到清朝后期,当时人们经常需要逃离故土讨生活,为了携带方便,就将饴糖和花生加在一起来熬煮,熬煮过后,再切成不规则的小块状进行分装,方便路上食用。这是花生糖的“始祖”,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花生糖。花生糖承载着信宜独有的民俗文化,是信宜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首选的礼品,是许多海内外游子记忆里的家乡甜味,还是广东特别是粤西一带美食文化的标志性产品,国内外游客到信宜必带的手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