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满元 通讯员卢蔼乐摄影报道)米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吃得最多的主食。你知道吗?在东莞市厚街镇,有企业就专门培训了一群“干饭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干饭。
在固有的认知里,我们每天吃的大米饭,就是从稻田里收割后,经过脱石—砻谷—筛分—碾米—抛光—色选—晾米等一系列加工工序后,就可以包装上市了。其实不止如此,为了让米饭的口感更符合大众口味,大米上市前,会有专业的配米师,根据大米不同的口感、气味、加工程度等,按照一定的配比,把不同大米混合在一起,调配成符合不同地域、不同口感需求的成品大米。
如东莞市太粮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粮米业)旗下就有靓虾王香软米、马坝龙五星油粘米、泰国茉莉香米等20多个系列的大米,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日前,记者来到太粮米业配米室看到,配米师把数十种大米按产地、种类等,用透明小袋子分装起来,再挑挑拣拣,把不同大米按比例混合在一起,放进电饭锅煮熟后,招呼质检员们一起品尝。
太粮米业质检员沈志东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要煮10多锅饭,每锅饭都尝一口,基本也就饱了。
据了解,太粮米业是一家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以优质大米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集稻米种植、收购、储运、生产、销售于一体。
记者了解到,太粮米业配米师和大米质检员们每天试吃的米饭包括来自广西和江苏的原粮米,预加工米、半加工米和新配比的大米。他们试吃前都需漱口且不能吃任何有味道的东西。
饭煮好后,他们需要先搅动米饭,闻其味、观其色,最后再品尝米饭的口感、软硬度、湿度等,做好登记工作,汇总后交到配米师手中。配米师会根据各人的汇总数据,对调配比例做出调整,最后才有了可口的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