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侯翔宇 通讯员穗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近年来,广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有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更好融入各项事业,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出新质生产力 闯出发展高质量
7月5日,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大会,由广汽带来的飞行汽车GOVE吸引了媒体与参会专家学者、参展商的关注。
今年,GOVE已经完成在城市公众复杂低空环境试飞,为发展城市立体交通示范运行探索奠定基础。看着GOVE拔地而起扶摇而上,我们强烈感受到“未来已来”。
“目前,广汽已完成多旋翼飞行汽车GOVE的研发工作。”广汽相关负责人介绍,GOVE属于多旋翼飞行汽车,采用行业首创可分离构型,结合了汽车和航空两大领域的技术,完成了安全、动力、轻量化等领域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下一步,广汽还计划开发复合翼飞行汽车GOVE FLY”。
新质生产力不止于飞行汽车。在广汽集团组建的国际化研发团队一项项关键性技术突破下,智能移动服务终端、移动生活舱等关键技术研发也取得突破,结合如祺出行ROBOTAXI、祺迹汽车ROBOBUS共同打造“多元站点—地面交通—空中交通”全链条立体出行服务。
乘坐广汽自动驾驶车辆,感受到了扎实的“基本功”。自动加减速、变道、识别红绿灯、转向、停车……可以让车辆摆脱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做到“有导航就能开”。
向科技要发展 向海洋要能源
自动驾驶仰仗城市完善的能源供给能力,而在千百公里外的远海,维持各类设备持续运作的能源供给从何而来?尤其是深远海养殖产业,传统养殖装备在海上抗风浪能力差、无法搭载现代化生产生活设施、缺乏有效能源供给。如何破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能源所”)将答案指向海面:波浪。
在珠海桂山蜘洲岛海域,长86米、宽34米、高16米的“格盛1号”矗立在海面上,这个如“海上堡垒”一般的大船,是由广州能源所主持研发的智慧型深远海养殖平台。
“波浪能是一种不稳定的能源,转换为电能非常困难。”广州能源所盛松伟说道。早在1979年,广州能源所就开始进行波浪能转换研究,40多年来倾注了5代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波浪能转换研究经历了从近岸到近海再到远海的过程,波浪能发电装置也完成了从岸式到漂浮式,再到为偏远海岛并网供电的升级。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也是滨海城市发展的战略要地。如今,依托海浪这一“能源池”,广州能源所成功研发出集“绿色能源、半潜浮台、深水锚泊、智能养殖”等多项关键技术为一体的深远海绿色智能养殖平台技术,开发新型波浪能与海洋渔业结合的养殖技术与装备,使海水养殖由港湾和近海走向开阔海域,打造“蓝色粮仓”。
今年,“格盛1号”养殖平台交付投产,打造智慧型深远海养殖产业新模式。
开拓惠农新邮路 共绘“百千万”图景
文明浸润乡土,奋斗谱写未来。
清早,一辆绿色邮政快递运输车从从化区吕田镇快递邮件共配中心出发,沿着邮路,满载货物,奔向全镇的21个村。
“吕田共配中心的建成解决了偏远村民的寄递难题,村民能在家通过邮政销售生鲜农特产品了,也能在家门口拿到快递,再也不用跨越二十多公里山路到墟镇取包裹了。”广州市人大代表、返乡创业青年吴小丽这样说。
“小包裹”连着“大民生”。长期以来,消费品进村“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是农村物流服务的“空白地带”。去年,广州邮政建成快递邮件共配中心,与7家民营快递公司签订“邮快合作”协议,实现日均3000多个快件投递到村、到户。
在物流核心枢纽加持下,广州邮政的40多条“交邮联运”线路切实打通了农村寄递物流的“毛细血管”,通过“客货邮商融合”形式实现农产品出村,农民的荔枝等生鲜农产品邮件随时坐上公交车前往邮件处理中心,保证了果蔬时限和新鲜度。
疏通邮路,补全乡村寄递体系空白是深化农邮合作迈出的“第一步”。“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从化优质农产品丰富,但销售却达不到预期,于是我们充分发挥邮政点多面广、联系千家万户的网络优势,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的禀赋,推动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广州邮政相关负责人说道。
广州邮政构建“线上+线下”营销推广矩阵,依托243个邮政网点、630个邮乐购站点、842个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建设助农电商直播、社区团购、社群营销等新业态,打造农村电商帮扶生态圈,将520款农产品引入“邮政农品”品牌和邮乐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小产业融入经济大循环、助力农产品对接大市场,让农民的农产品销售不再难。
“破茧成蝶”焕生机 文旅赋能留乡愁
“想远离城市人来人往?就来花都的塱头古村,Get慢生活。”
近年来,“古村游”成为不少广州市民的假日选择,位于花都区的塱头古村成为近年来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在接天连叶的荷塘之畔与摇曳百年的榕树之下,沉淀的历史重新向前,乡村生活的模式得到全新诠释。
塱头古村拥有浓厚的岭南文化底蕴,坐拥珠三角地区规模庞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三年前,古村和文明单位的双向奔赴,让塱头古村“破茧成蝶”焕发生机,成就了一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现代佳话。
2021年9月,花都区政府与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签订塱头乡村振兴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创新实施“政府+企业+村集体”的合作模式,携手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村集体、各级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力量,一同打造乡村振兴的“塱头模式”。
从立项之初,塱头乡村振兴项目就做了创新性的制度设计,毫不动摇地坚持项目的公益性、文化性和市场化。建设费用由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出资,项目投资不收回,收益全部留在本地,全力支持塱头村的长远发展。
唯品会慈善基金会和塱头村联社联合设立了一家民非组织和两家公司,两家公司分别负责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制度安排明确乡村振兴中村民的主体地位,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春阳发草木,美好一同时。”塱头项目新建的标志性建筑春阳台,坐落在塱头村口,由建筑师张永和主创设计,融合了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与艺博活化等多样空间。春阳台于2023年4月20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现已成为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和春住”精品民宿、“心画中国”沉浸式光影艺术展、塱那头草地等多元化业态设施,与春阳台一道,组成了古村的“文化新脉”。
如今,新业态的进驻带动新增二百多个就业岗位,有望推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的增加。2023年,塱头项目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案例。
助学扶智护未来 教育均衡强“造血”
向“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赠1100万元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向惠来县隆江镇邦山小学捐资200万元助力乡村小学焕发活力……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赠超1亿元,细数过去一年来企业爱心“成绩单”,立白科技集团的成果沉甸甸。
多年来,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已成为立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抓手。在立白科技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许晓东眼中,公益慈善工作越是千头万绪,就越要抓住最需要帮扶的重点群体。“经过反复调查研究,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他们的成长需要关注。”他说。
自2012年成立以来,立白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足迹遍布全国偏远地区的百余所小学。每到一地,他们都会自筹资金帮助当地特困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
关爱体系设计之初,服务队的帮扶更多集中在物资提供,而后志愿者们慢慢发现,偏远学校艺术类课程极度匮缺,因为极少艺术老师愿意留在偏远学校。
此后,关爱体系的重心相应调整,为留守儿童输送开拓文艺、科学思维的教育资源,丰富他们认知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2016年志愿服务队创立了“手拉手公益课堂”。
2020年至2023年,志愿服务队分别走进了广东梅州黄塔村小学、广东开平公安小学、广州从化区吕田镇安山镇泰小学、广东省隆江镇邦山小学,打造爱心图书馆、升级艺术室、改造操场,同时开展生动有趣的科普小课堂、艺术小课堂、乒乓球课。在大埔县,志愿服务队筹建了“爱心柚子园”项目,资金收入用于帮助留守儿童改善教学环境。
截至目前,立白科技集团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各类献爱心、捐资和助学行动超过100项,覆盖各类受惠人群超过3万余人。2023年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获评“广州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