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轩慧)解码小麦百年种质多样性,深圳科学家研究取得新突破。6月17日,国际顶尖期刊《自然》(Nature)刊登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等国内外多家单位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成果构建了目前最全面的小麦群体基因组变异图谱、表型组变异图谱,并进一步结合丰富的群体遗传资源,开展了系统的小麦性状和基因发掘研究。研究发现了小麦氮高效利用新基因、高产抗倒伏新基因、籽粒钙含量优质新基因、抗稻瘟病和叶斑病新基因等数千个有利遗传变异位点,为培育小麦优良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代的小麦种质有很多优良基因,如果可以重新找回加以利用,意义十分重大。”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课题负责人程时锋介绍,团队采用“古麦今用”的方法,从英国引进上千份百年前收集的优异种质资源,综合利用基因组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手段,找回了现代小麦品种丢失的遗传多样性宝库。研究中,团队提出小麦全基因组设计育种的4D策略(Decode解码、Discover发现、Design设计、Deliver实现),为真正实现小麦从基因组到育种的全链条贯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介绍,该成果是全球小麦科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将加快小麦甚至整个作物科学领域的基因组设计育种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