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要闻

“法治引擎”燃起发展新动能

魏丽娜

本文字数:3309

亿航载人无人机 杨耀烨 摄

  凯风自南而来,拂过波光粼粼的江面。

  坐落于珠江口最南端的南沙,勇立潮头,担起“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新使命;

  狮子洋畔的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机械臂挥舞,仅60秒,一辆定制电动汽车就完成生产下线;

  在地面,智能网联汽车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空中,量产的“空中出租车”即将颠覆传统出行模式,并带来万亿规模的低空经济产业。

  一场新技术的深刻变革已悄然来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时代命题。

  大机遇、大文章。聚焦改革痛点、发展难点、创新堵点,如何一一破题,让“法治之力”变成“向新之力”,成为摆在广州立法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法治无声,却有万钧之力。

  面对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无限机遇和新的挑战,广州充分点燃“法治引擎”,激发起澎湃的发展新动能。在新的历史节点,迎着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向新而行”。

  文/魏丽娜

  为智能网联汽车立法 打造智慧交通产业集群

  狮子洋畔,大江奔流入海。

  7年前,一座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落子番禺,率先布局新能源赛道,成就了超级独角兽企业、全球唯一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广汽埃安。

  2024年1月,随着一辆如祺出行的网约车完成最后一台C-V2X车载终端的装车调试,一个“里程碑”的时刻来临:广州成为全国首个车联网常态化运营车辆破万辆的城市。

  6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消息,广汽集团成为全国首批开展L3自动驾驶上路通行试点的车企之一。

  一场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深刻变革正在广州发生,新质生产力不断“上新”。

  智能网联汽车是“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有着强劲的产业融合效应。

  广州作为国内自动驾驶起步最早的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基础雄厚,已向15家测试主体的415辆智能网联汽车发放测试许可,累计开放测试道路797条,共计3247公里(含高速公路)。

  “希望通过地方立法为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法规支持,加快培育汽车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表示,上海、深圳、杭州、苏州等地已陆续出台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利用政策驱动产业快速发展。

  时不我待。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的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中,《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成为正式立法项目。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司法局会同市公安、交通运输、规划和自然资源等部门成立提案工作专班,通过并联开展立法程序,组织省内外立法调研、专家论证、行政相对人座谈、挂网公参、征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等工作。

  经过30多次的集中会改,3次征求市政府部门、各区政府等单位意见,100多条意见或被采纳或沟通协调达成一致,最终形成了《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草案)》。

  就在上个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草案)》。目前,市政府已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条例(草案)聚焦———破解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集聚度不高、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道路及场景应用开放不足、商业运营落地难等突出问题,积极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和智慧交通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新质生产力。

  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 通过立法消除发展障碍

  蓝天之下,珠水之上,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空中的士”正飞往广州繁华的CBD。

  未来已来。今年4月7日,广州民营企业亿航智能获得全球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行业首张生产许可证。

  “这意味着将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亿航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华智表示,将在广州、深圳、珠海、合肥等低空经济“样板城市”率先推出“空中出租车”,届时用户通过手机App即可打“飞的”。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广州目前拥有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300多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核心企业69家。其中,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预计于2025年底量产交付。

  在万米高空和广袤大地之间,一个万亿规模的低空经济产业正在崛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广州在多年积累基础上,全面发力推进低空经济迈入快车道。

  《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近日正式印发,提出广州将以无人机和新型垂直起降航空器研发制造为低空制造业重点,以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公共服务为低空飞行运营重点,力争到2027年,广州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500亿元。

  低空经济蓝图绘就,低空经济发展的相关立法也已启动,如鸟之双翼,以抢抓这一轮低空经济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

  目前,广州市司法局正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相关单位加快推进《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草案)》起草工作,成立起草工作专班,深入企业和部门开展实地调研,聚焦政策法规制度保障不充分、空域协同管理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为低空经济发展疏通渠道、消除障碍,抢占发展先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

  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推动区域经济“向新而行”

  巨轮停泊,塔吊林立,在广州南沙港码头,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一艘艘船舶也满载“中国制造”驶向五洲四海。

  向海而兴,潮平岸阔。

  作为千年商都广州唯一的出海大通道,南沙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新阶段,《南沙方案》赋予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历史使命。

  制定《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简称《南沙条例》)是广东省、广州市贯彻落实《南沙方案》、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先行性、探索性立法,在全国具有创新意义。

  为了加快推进《南沙条例》的起草工作,省、市、区立法专班人员形成合力,先后组织二十多场专题立法调研和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全面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及立法规定,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相关事权事项,高质高效完成草案稿的起草工作。

  《南沙条例》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最大亮点是强化放权赋能,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赋予南沙相关省、市管理权限,同时积极争取国家下放权限。

  通过立法破除改革障碍,消除发展痛点,《南沙条例》为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法治引擎”的强劲动能正在不断释放——

  将目光投向广州东部的增城区,一组数据惹人注目: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1452亿元、增长8.5%;“芯、显、车”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142个在建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15.11%,增速全市第一;工业投资增长57%,今年初有11个产业项目相继开工……

  为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投资增城?或许可以从实施一年的《广州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中寻找到答案。

  一年来,条例的实施为增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这不仅体现在GDP的显著增长上,更在于法治引领下的信心与保障,从而为区域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产业是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条例鼓励和支持重点发展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等。

  毗邻增城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样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科创热土。

  历经四十年发展,从一片荒滩蕉林到全国经济开发区的翘楚,翻天覆地的巨变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里不得不提到,开全国经济功能区立法先河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的实施。

  1984年12月,广州开发区挂牌成立。仅仅半年后,市政府发布实施《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政府规章,让开发区有了“基本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依法治区”这一当时看来超前的概念,成为开发区先行先试的宝贵经验。条例也让广州开发区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法治红利。

  法与时转则治。1987年政府规章升级为地方性法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此后历经4次修正。2023年,广州市再次启动条例的修订工作,全面梳理开发区开发开放需要破解的制度障碍,总结提升开发区创新发展经验,更好实现开发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作为广州东进“桥头堡”,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三城一岛”联动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创新力的东部,焕发出“向新而行”的澎湃动力,一个崭新的区域经济中心正在崛起。

  专题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要闻 A6“法治引擎”燃起发展新动能 魏丽娜2024-06-18 2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