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都市新闻

穿越到清代打铜街 看古人如何造铜镜

王月华

本文字数:1066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每次翻读《木兰辞》,总会看到一个自信满满的少女对镜理妆的美好画面。这里的镜子是铜镜。玻璃镜是从清代才开始逐渐普及的,在此之前数千年里,与人们朝夕相伴的就是铜镜。如今,菱花镜、八角镜、葵花镜、彩绘镜……在博物馆里组成了一个璀璨的艺术王国。它们是怎么被锻造出来的?工艺流程有多复杂?其中蕴含了怎样的工匠精神?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

  铜镜是怎么被锻造出来的,那就让我们回到清代中期的打铜街体验一下生活。打铜街在今光复南路一带,是老西关的核心地带之一。“打铜街”以打铜闻名,我们走在这条老街上,叮叮当当的打铜声不绝于耳,街道两旁铜器铺成行成列,货架上的铜盆、铜碗、铜壶、铜筷、铜镜……琳琅满目。

  制造“模”“范”考验技术

  咱们向一位老铜匠取经。老铜匠刚打磨完圆铜镜,表面光滑,对着照一照,虽然不如玻璃镜那样把面容看得清楚,但头发梳得是不是整齐,首饰戴得歪不歪,还是能看出来的。经常“照镜子”的女子,脸上的粉涂得匀不匀,会看得很准。

  “造铜镜先制模,用陶土或灰砂,捏出模子。模子有各种各样的,菱花镜、八角镜、葵花镜……正面得修整得十分光滑,背面要雕刻各种花纹……”老铜匠又开始说铸“范”:“做完模子,得用火烧,烧好后,就该做范了。把两片陶土坯分别合到模子的表面与背面,压牢、夯实,模子的花纹就全印到土坯上了。两片外范做好后,拼在一起,用火烧透,晾凉,就可以浇铜液了。做‘范’比做模简单,也很考验技术,土质不好,或者火候不到家,热铜液一浇下去,外范一裂,前面的活就白干了……”

  炼制铜液铸成镜子

  说完“做范”的工艺,就得说炼铜了。炼铜液是个技术活,经过1000℃的高温,炼出的铜液滚烫闪亮。把制好的镜范平放在地上,通过镜范上的小口,均匀地把铜液灌注进去。待铜液冷却,凝固成形,打破外范,一面铜镜就制成了。

  恰巧,工坊里有刚制成的铜镜,我们对着一照,居然啥都看不见。老铜匠哈哈大笑,告诉我们,这个铜镜还没用“磨镜药”打磨过。原来,铜液在浇铸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铜镜的表面就会覆盖一层氧化物,不能反射光线,必须将锡汞剂(也就是老铜匠说的“磨镜药”)均匀地涂在表面,细细擦拭,去除氧化物后,铜镜表面才会光亮照人。

  知道了这么多铜镜的制造工艺,我们下次再去博物馆看到这些宝贝,就不会有空入宝山的遗憾啦。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都市新闻 A9穿越到清代打铜街 看古人如何造铜镜 王月华2024-06-17 2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