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夏强 通讯员黄瑞娣、关沛红、黄泳珊
“苏伯伯,我们来给您做顿饭。”6月6日上午,75岁的孤寡长者苏伯伯家中来了一群特别的访客——初老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工的带领下,拎着新鲜采购的菜来到苏伯伯家中做饭。洗菜、切菜、烹煮……很快,苏伯伯的家一改往日的“安静”,响起了锅碗瓢盆的碰撞声。
这温情一幕的背后,是6月6日至7日,广州市增城区乐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新塘镇“双百工程”社工服务站,联合新塘镇西街社区居民委员会、新塘镇中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广州华商职业学校、初老志愿者开展的“一顿饭的陪伴”社区长者关怀系列活动,通过家常饭围餐的方式,为8户长者送上爱的陪伴。
提前走访,敲定个人专属菜单
活动前,围绕长者的身体状况及饮食习惯,社工和志愿者提前到长者家中,了解口味偏好、家中厨具情况等。此后,根据收集到的情况综合考虑,制定长者“专属菜单”。
为了保证食材新鲜,在活动当天,社工和志愿者一大早便前往市场选购食材。“选菜心要看心有没有白点,没有白点的则嫩以及口感好。”初老志愿者现场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挑选蔬菜。
洗切拌煮,走进长者家中烹饪
上午10点,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食材和爱心,踏进了长者的家,开始了一天的烹饪之旅。
“你们来了,等你们很久了。”西街社区的浩叔收到社工邀请后十分高兴,特意提前一天在家里进行大扫除,以“敞亮”的方式欢迎社工及志愿者的到来。在长者们的厨房里,志愿者们齐心合作升腾起满屋的烟火气——初老志愿者负责煮饭指导,志愿者及长者负责洗菜、切菜、拌馅等。
“吃饭喽!”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饭菜,一边聊天。西红柿炒鸡蛋、南瓜蒸排骨、蒸鱼……简简单单的家常菜,收获了长者的赞叹。
节日惊喜,在医院吃上家常菜
在中街社区,颜叔老伴伦姨一年前摔倒后一直住院治疗,很怀念“家”的感觉及味道。
为此,社工提前与颜叔确定了伦姨喜欢吃的菜品。6月7日中午,颜叔把制作好的美味家常菜送到医院,给了伦姨一个别样的惊喜。“很美味,好开心!在医院也能吃上家常菜,感谢社工与大家的关心。”伦姨说。
一顿简简单单的午餐,对多数人而言,可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对于孤寡、独居长者来说,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和意义。一顿暖心的午餐、一次爱的陪伴,让长者感受到政府的关爱,也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本系列报道设立读者反馈邮箱(地址:gzzh100@126.com),欢迎提供线索和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