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接近尾声之际,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焕镛木如期绽放这一季的芳华。记者了解到,焕镛木是木兰科焕镛木属的常绿乔木,每逢五月花开时节,淡雅的花朵会散发一缕沁人心脾的芬芳,芳华过后待到八九月迎来淡红色的近球形小果。焕镛木虽非木兰科的“颜霸”,却是木兰科中集话题度和关注度于一身的物种。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岚 通讯员陈新兰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岚 通讯员杨科明
花朵单性 雌雄异株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高等植物都是雌雄同花,也称之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雌蕊也有雄蕊,木兰科植物也是如此。然而,焕镛木偏偏不走寻常路,竟然玩起了两者“分居”——花单性、雌雄异株,故又名单性木兰,这在木兰科植物中实属罕见。
雌雄异株是植物为了避免自交,尽最大可能地促进异交而进化出来的一种类型,以促进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提高种群的适应性及生存能力。此外,有学者认为,焕镛木雌花中条状披针形的“内轮花被片”,实为退化雄蕊,它形态发生的时间与位置均与雄花的雄蕊相同,在成熟结构中仍可见药室残迹,说明雌花是由两性花退化而来。可见,焕镛木是木兰科中进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物种。
如何分辨焕镛木的雌雄株?据华南国家植物园方面介绍,可从花朵进行区分,也可通过是否结实来区别。雄株只开雄花,雌株只开雌花。到了八九月,树上挂着小果子的是雌株。
曾“消失”了半个世纪
1928年,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教授最早在广西罗城采集标本时发现焕镛木。后来由于原生地毁林种地而使其消失殆尽,找了许久再没发现它的踪迹,曾经一度被认为已经绝灭了。出人意料的是,1983年,在贵州茂兰奇迹般地发现了“消失”半个世纪的它,1986年又在与茂兰本是同一片森林的广西环江木论发现,其后在云南马关也发现了该物种的种群,但这些种群数量均较少。“失踪”的焕镛木重出江湖,可谓是失而复得的植物界“大熊猫”。
名字见证“凡尔赛的友谊”
1931年,英国著名木兰科专家J. E. Dandy根据秦仁昌教授采到的仅有雄花蕾的植物标本,发表了单性木兰属的新种——单性木兰。1986年,刘玉壶教授在审查《贵州植物志》稿件时,发现了采自贵州荔波的该种果实标本。经多年研究后,于1997年将其发表为新属——焕镛木,模式种为焕镛木。
《我的植物你的名字,植物学家们最凡尔赛的友谊》一文中提到:“感谢一个人,就以他(她)的名字来为植物命名,千古留存,这是植物学家们给朋友的最高礼遇,也是最独一无二的见证。”正是如此,刘玉壶先生为了缅怀陈焕镛院士对木兰科植物研究的贡献,特以陈院士之名为植物命名——焕镛木。
多重价值集于一身
焕镛木的白花小巧,非木兰科的颜值输出,不易抓住人们的眼球,但胜在植株体形魁梧,树姿优美,树冠浓密,四季常青,花开时芳香四溢,果熟后淡红色的聚合果把树冠点缀得煞是好看。
其花、叶、果实可提取植物精油;树干通直,材质优良坚韧,易加工,可作建筑、家具、细木工等优良用材。值得一提的是,焕镛木是木兰科中唯一雌雄异株且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繁育系统的物种,对研究木兰科分类系统的演化及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极重要的研究价值。
华南国家植物园方面表示,应该继续关注焕镛木的研究和保护,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一独特的植物资源,使其价值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