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获评“十大旅游向往之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之后,广州今年又“登榜”了——5月21日晚,“美好生活之夜”发布系列活动在成都举办,《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以下简称“大调查”)数据统计,广州美好生活综合满意度表现突出,上榜十大“美好宜居”城市。绿美生态的建设、开放包容的品格、澎湃发展的动能……这些元素构成了城市特性,让广州成为人们心中宜居城市的典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侯翔宇 通讯员穗宣
生态密码
逐绿而行,生态图景也是生活美景
山林湖泊,古木步道,目遇之而成色,钟灵毓秀的生态是广州宜居的亮眼“底牌”。
翻看《绿美广州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等一个个生态环境规划文件,能看出广州一以贯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核心战略的定力恒心,“树葱茏、道千里、惠万民”的美好愿景也一步步成为惠及千万市民生活的现实图景。
在夏日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游玩其中仿佛置身“绿野仙踪”境地,奇花异草风情万种令人目不暇接;走进“市肺”白云山,登山步道串联自然景观,一步一景让人心旷神怡;在一个个森林公园与湿地公园,蓝绿交融、鸟语花香,城市空间在自然空间中有序延伸。
实施绿美生态建设“八大工程”,森林步道255.8公里、森林覆盖率41.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23平方米,各类公园1426个,开放公园绿地草坪及林下空间112块,PM2.5平均浓度保持国家中心城市最优。
生物多样性是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的“试金石”。在白云山桃花涧,鹊色鹂“再度光临”,在海珠湿地公园,“海珠斯萤叶甲”“海珠珐轴甲”等全球昆虫新物种连续两年在这里被发现、命名,鸟类种数从72种增加到197种。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背后,正是广州生态智慧的结晶。
逐绿前行,步履不停。到2027年,广州将进一步擦亮生态底色,包括提质增绿森林面积100万亩,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0万亩,打造森林步道1000公里等,更多生态效益将加速释放。
人气密码
“流量”“留量”赋予澎湃动能
“到广州去!”春节、五一两个小长假,广州频频占据“热搜”,成为各大旅游平台上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广州“流量”从何而来?优越的自然环境,亲和的城市形象,通达的轨道交通,古今融通的文化特性,这些特质赋予了广州“顶流”定位。
《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对目的地消费预算分析,广州游的家庭单次计划消费近7500元,处于大城市旅游消费的高位,城市名片的打造为当地经济的繁荣贡献着重要力量。
不仅有“流量”,也有“留量”。2023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882.70万人,人口数据再创新高。据统计,“十四五”以来广州户籍迁入人口年均增长21.66万。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定居广州?
美好生活离不开“住有所居”的保障。依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广州将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间),占全省总供应量的45%,供应量位居全国前列,通过多渠道保障、多主体供给,帮助就业创业者安居,成为“新广州人”。
“住有所居”同样体现在城市旧改中的融融暖意。“我今年75岁了,加装了适老化楼道扶手,如今上下楼梯轻松多了,出行安全多了。”家住某老旧小区高层的莲姨说。在过去一年,5184名像莲姨一样的广州长者因一项名为“安居计划”的微改造项目受惠。
对广州居民来说,幸福宜居还包括“病有良医”。作为华南地区区域性医疗中心,广州拥有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全国百强医院的数量也稳居全国前三。
“留量”还蕴含着蓬勃的产业动能和向上的发展期许。
广州是打工人们寻索职业梦想的“高地”,在去年广州城镇新增就业超过33万人,智联招聘《2024春招市场行业周报》显示,今年3月广州求职者简历投递量稳居全国前四。这从侧面印证着广州的发展动能和就业信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二次创业”的成果迅速展现,去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跨上三万亿元台阶,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进出口总值连续第三年双双超过1万亿元。广州的是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制造业基础雄厚,新质生产力聚势成形。
文明密码
兼容并蓄融四海的文化品格
自秦汉以来,一艘艘舟楫从广州古港驶出,将中国文明远播世界的同时,也将世界文明带回中国,文化上的兼容并蓄积淀了广州资源丰富多彩、遗存璀璨生辉的深厚底蕴,文化成为广州宜居的“金字招牌”。
在广州,文化与文化相向而行。今年,第135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6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下参会,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广交会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成为中外文化相向而行的桥梁。
在广州,文化与城市的相融相生。端午将至,在“粤乐”发源地的沙湾古镇,一首耳熟能详的《赛龙夺锦》烘托出赛龙舟时紧张活泼的氛围。在永庆坊、北京路,广州非遗街区融入城市更新的肌理,浸润市民空间。广州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1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5项,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去年,随着全国性的非遗盛事“2023非遗品牌大会”落户,广州也将成为“非遗+”新业态、新品牌的萌发之地。“五一”假期首日,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为一体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启用,大批市民打卡观展,满载岭南文化艺术宝盒的“文化巨轮”的鸣响笛声,带来文化载体融入城市之“新”。
在广州,文化与文明的融合并进。考量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不仅看底蕴,也看精神。作为近现代中国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英雄城的英雄精神成色十足。年关刚过,南沙四位平民英雄在断桥前拦车挽救数十条生命。在广州,“见义勇为”已经蔚然成风,从“托举哥”到“拦车英雄”,层出不穷的善行义举已经成为英雄城市精神文明的缩影与象征。
精神文明之风处处吹拂。在过去一年,315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万多场(次)文明实践活动不仅有理论宣讲、更有因地制宜的科普活动,与人为善的惠民活动。在文明社风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市民投身志愿事业,以自身之力反哺社会,截至目前,广州注册志愿者530万,团体2.2万个,志愿时长1.7亿小时,身边人帮身边人,文明广州精神底色持续擦亮。
大数据眼中的“宜居广州”
12项指标有明显提升
《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以下简称“大调查”)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民生感受型调查,已经持续十八年。大调查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指引,下设22项分级指标。
2023-2024年度大调查发现,在针对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的20多项满意度指标中,广州有8项满意度指标表现出色,位列前十。其中,生活便利、智慧化水平、医疗服务、城市形象等指标均高出全国均值11个百分点以上。
与上一年度相比,广州市有12项指标有明显提升。其中城市形象、公共体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均提升了6个百分点以上,生活便利和医疗服务等方面亦有不俗表现。
顾家之城
广州人休闲时间选择陪伴家人的比例48.14%
在省会、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一
敬老之城
广州对未来养老产业发展的看好度超过全国均值近10个百分点
数字之城
看好数字技术产业的广州人高出全国均值约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