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互换通”上线一周年:

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更进一步

吴雨

本文字数:1336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吴雨)在“互换通”上线一周年之际,内地与香港监管机构日前宣布推出一揽子优化措施。在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的同时,升级版的“互换通”将助推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更进一步。

  2023年5月15日,“互换通”正式上线,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事件。上线近一年来,“互换通”为境内外投资者开展人民币资产配置提供了便利、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也带动了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稳步发展。

  “过去一年里,通过‘互换通’我们与多家境外央行类机构、商业银行和资管类机构达成了利率互换交易,涉及多种浮动基准利率和期限,帮助境外投资者有效地对冲了利率风险。”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张劲秋介绍,“互换通”有助于提高境外投资者风险对冲效率、优化跨境投资环境,因此获得不少境外投资者积极反馈、踊跃参与。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截至2024年4月末,“互换通”渠道下已有58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包括境外央行类机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资管公司等各类型合格机构投资者,覆盖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互换通”交易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4月末,“互换通”累计共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3600多笔,成交名义本金总额近1.77万亿元人民币,日均交易量从上线首月约3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4月的超120亿元人民币。

  在“互换通”上线一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总结此前经验,在听取境内外投资者意见建议后,宣布了一揽子新举措,进一步优化“互换通”机制安排。

  记者了解到,此前有境内外投资者反映,“互换通”下缺乏存续期管理功能,并建议增加标准化合约以便机构优化现金流管理。对此,此次“互换通”在丰富产品类型、完善配套功能等方面作了多处优化。

  据介绍,在内地与香港监管机构指导下,“互换通”将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与国际主流交易品种接轨,支持境外机构衔接在不同国家开展的利率互换交易,满足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另外,“互换通”还将完善配套功能,推出合约压缩服务及配套支持的历史起息合约,便利参与机构管理存续期合约业务规模,降低资本占用,活跃市场交易。

  交通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黄轶表示,这些功能的优化将有助于完善“互换通”产品功能,提升交易和风险管理的便利性,由此将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入市,从而更高质量地深化市场开放发展与跨境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此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还将同步推出其他系统优化和优惠措施,将“互换通”费用优惠再延长1年,对于境内外投资者通过“互换通”开展的交易清算实行费用全额减免,促进降低业务参与成本。

  “随着一系列优化功能的上线,预计境外投资者的交易积极性和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这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特别是长期资金,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张劲秋说。

  记者了解到,自“互换通”上线以来,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持债余额累计增长近80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3月末,境外机构已连续14个月净买入中国债券。

  专家认为,随着“互换通”优化举措落地见效,将进一步促进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协同发展,助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构建高水平金融开放格局。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要闻 A2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更进一步 吴雨2024-05-15 2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