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培育出千亿汽车产业集群;一条鱼,“游”出生态渔业蔚然成势;一件衣,闯出时尚产业新天地……这些是广州番禺正在上演的创新故事。
当下,广州处于产业新旧动能换挡期,需要新质生产力持续涌流,为“再造新广州”提供新支柱。作为广州创新“智核”与智造强区,番禺区该如何担当作为?
答案是,番禺区久久为功培育产业生态、创新生态,着力发挥广汽埃安、海大集团、希音公司三家千亿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全力“造好一辆车、养好一条鱼、织好一件衣”,释放“智造+智核”耦合优势,激发新质生产力“加速奔涌”,为再造新广州作出番禺贡献。
连日来,记者深入一线展开蹲点采访,从不同场景与细节中,探寻番禺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密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肖桂来
造好一辆车
7年前,一座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落子番禺狮子洋畔,锚定自主研发方向,率先布局新能源赛道。种子落地生根,成就了番禺千亿汽车产业集群和“全球独角兽”广汽埃安。这座产业园何以成功,背后有什么秘诀?
没有围墙的超级园区 引来巨头伙伴落户
狮子洋畔,大江奔流潮头立。距离浮莲岗水道约2公里的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总装车间里,一片火热繁忙。机器臂飞舞,自动导向车来回穿梭,少量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53秒就有一台车下线。
“这里是目前行业内自动化水平最高的总装车间!”广汽埃安总装工程师张自初介绍说。
支撑如此速度的是全球领先的研发、智造与产业链实力。与广汽埃安同处一个园区的广汽研究院有研发人员超6000人,拥有15000多个专利,持续不断输出创新成果应用到生产一线。
除了“智慧大脑”的赋能,产业园区还构建起完善产业链协作生态。2017年4月,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动工建设,并完全按照新理念设计打造。“在产业园里,广汽埃安与旗下自研电池企业之间是没有围墙的。”广汽埃安相关负责人说,在同一个园区内,埃安有了订单,通过数字化的订货体系,电池企业可以同步响应,实现同步化物流,最大限度减少库存。
如今,这座专门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量身打造的汽车产业园,正产生一股超级引力。近年来,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连接器龙头中航光电、汽车软件龙头光庭信息等纷纷落户番禺,融入产业链发展。
“我们对比过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区域,番禺是首选!”广州光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欧阳业恒说。去年7月,光庭信息与番禺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在番禺建设光庭信息华南总部基地项目。
欧阳业恒说,大湾区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是汽车产业链的重镇,包括整车整机厂、零部件企业都非常集中,“番禺是重镇中的重镇。同时,番禺地处大湾区地理中心,选择番禺,就等于紧紧拥抱大湾区。”此外,坐拥广州大学城的番禺区还是湾区人才中心,未来公司需要招聘大量软件工程师,“我们可以说是近水楼台。”
让欧阳业恒更惊喜的是,项目最终落地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地处繁忙的南大干线旁,“从项目出发,一路向南,不到10分钟就能到达大客户广汽埃安。”欧阳业恒说。
围绕广汽埃安,目前番禺区聚集了40多个零配件及相关项目,基本建立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三电”关键技术、数字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数十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在周边,形成了庞大产业集群,也成为番禺首个产值突破千亿元的产业。
番禺区将加快推进汽车制造三年翻番,提高整车+重要核心零部件就地化、近地化,统筹推进生态、生产、生活三者融合,建设独具汽车生态、汽车文化的车联网智慧汽车小镇,在广州加快打造万亿级“智车之城”中再拔头筹。
养好一条鱼
在著名的岭南“鱼米之乡”番禺,渔业是传统优势产业。在这片热土上,闯出全国农业龙头——海大集团以及众多渔业企业,它们紧紧把握创新,推动传统渔业迈向现代化。渔业新质生产力的“密码”藏在哪里?“一条鱼”如何激活一个产业,又激扬起“向海兴城”的梦想?
龙头企业创新示范 笋壳鱼实现“反向输出”
说起番禺的“鱼”,人们都会提起一个名字——海大集团。26年前,它从番禺起家,一步步成长为扎根湾区、放眼全球的千亿级农业龙头企业。
2003年,海大集团开始打造水产种业板块,目前拥有自主研发的6个国家新品种,鱼虾种苗销量居全球第一。海大水产种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水产良种是‘芯片’,做精做好种子工作,现代渔业发展走得才能稳。”
“海大集团是一棵大树,我们则是一片苗圃。渔业人是一家人,我们都在海鸥岛上,经常一起交流学习。”锐沣渔业总经理池金泉说,自己最大的学习收获是:“企业无论大小,都要创新。”
2007年,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专业毕业的池金泉来到海鸥岛,潜心研究一条鱼。此鱼便是笋壳鱼,它原产于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因形似笋壳而得名,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有“淡水鱼之王”美誉。
在锐沣渔业首创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里,超大圆桶内水质清澈,笋壳鱼欢快地游动着。“不要小瞧这一个圆桶!一个桶能装10立方米水,可养鱼1000斤,4个桶就相当于一亩鱼塘的产量。”池金泉说。
“我们还打破种苗人工孵化的技术壁垒,培育出了笋壳鱼新品种。”池金泉表示,公司与珠江水产研究所合作培育出的优质杂交笋壳鱼种苗“珠沣1号”,目前正申请国家水产新品种。去年,池金泉的笋壳鱼又迈出关键一步——出口至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等地,标志着笋壳鱼“回游”原产地,实现“反向输出”。池金泉说,创业之初,自己没有想到一条外来鱼会在海鸥岛搅动这么大的水浪。
近年来,在海鸥岛这座原生态小岛上,生态渔业、智慧渔业正加速发展。目前,番禺区已成功打造笋壳鱼、银鲈、鳜鱼、河鲀、加州鲈、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名优水产种苗和商品鱼养殖生产示范基地。
从一条鱼的“突围”,到一片渔业的蔚然成势,番禺正以创新推动传统渔业大胆向前。然而,对于敢为人先的番禺人来说,目标远不止于此。
2022年6月,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试点——番禺渔港经济区揭牌,将打造新型渔港经济区,迈向“港产城”融合标杆。从海鸥岛出发,番禺现代渔业助力番禺“向海兴城”,逐浪海洋经济,加快打造狮子洋新增长极,做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空间载体,为城市未来打开新空间。
织好一件衣
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传统产业“老树”正频频冒出“新芽”。近年来,诞生于番禺的SHEIN(希音)在全球市场横空出世,引人瞩目。SHEIN为何在番禺能够快速崛起?这颗“创新因子”又会给番禺带来什么?
创新“母本工厂” 激发时尚产业焕新
番禺南村镇新基村一间工厂里,自动印花机正在高速转动着,在布料上“打印”出各种图案……
“海外消费者下单后,我们马上进行面料印花,发至工厂完成成衣生产,一件两件订单都能接。”该企业负责人李先生说,现在数字化服装生产“比肩”手机制造,布料、里布、印染、扣子、拉链等产业链上企业精细分工,而SHEIN依靠市场趋势洞察以及对用户理解、研发设计、潮流判断,实现了庞大供应链的整合与高效管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希音产业链工厂的创新源头,在18公里之外、位于番禺石碁的SHEIN服装制造创新中心。在这里,大批入驻人员正努力研发服装制造的精益生产解决方案,扮演创新“母本工厂”角色,将研究成果输出给制造供应商落地应用。
SHEIN的故事从番禺南村开始。2014年,SHEIN在服装工厂密集的南村自建供应链中心,并打造自主品牌,创新出“按需生产、小单快反”数字化柔性供应链模式。目前,SHEIN已成长为全球跨境电商龙头、全球时尚龙头,平台带动全国超300个城市产业带卖家出海。
广州服装生产集聚区众多,为何SHEIN会在番禺崛起?希音方面人士表示,除了厚实的服装产业基础以及企业对于全球时尚潮流的精准把握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在番禺这里最早集聚一批港资服装厂,它们对于希音需求能够高度匹配,同时富有敢闯敢试的文化基因。”
跳出服装产业,SHEIN这颗创新的“因子”又将给番禺带来什么?
众所周知,番禺珠宝首饰、灯光音响等传统产业同样出色,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一席之地。例如,番禺珠宝首饰产业享誉世界,全球30%的珠宝、港澳地区70%的珠宝都产自番禺。谈及珠宝产业发展,番禺区珠宝产业发展联合会执行会长吴威感叹道:“SHEIN的成功让珠宝人深受启发,番禺珠宝产业也必须依靠模式创新,才能走出新大道。”
番禺区委书记黄彪表示,将以全球时尚龙头品牌希音、跨境电商巨头TEMU为牵引,携手企业整合服装服饰、珠宝首饰、灯光音响等优势产业,将时尚产业打造成番禺第二个千亿支柱产业。
聚好一座园
专精特新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番禺在全市率先打造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量身定制”产业空间,加强精准化服务支撑,突出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这座产业园究竟“新”在哪里?将孕育怎样的产业新生态?
打造邻里关系 形成创新朋友圈
广州亚运大道1137号,番禺区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一期)里,塔吊飞架,工人穿梭,一片热火朝天,各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一座现代化产业园已现雏形。
目前,该集聚区已落地广电计量、保伦电子、思林杰等12个先进制造业项目,共有上市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涉及智能智造、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领域。这些项目都瞄准了新赛道、新智造,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
采访中,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产业园所提出的规划理念:“建构产业邻里关系”。
对此,番禺区企业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宽解释,建构产业邻里关系有多层含义,一是不少落户企业是产业链上下游关系,聚在一起就有合作,邻里变“亲戚”;二是共生生态的打造,入驻企业都具有相似的创新基因,产业园也全力营造创新氛围,做好服务,推动企业在共享合作、有序竞争中碰撞激发新灵感、找到新机遇。
目前,番禺区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核心板块10个项目全部动工。其中,广电计量、保伦电子等2个项目将于今年上半年竣工投产。公司还未正式入驻,保伦电子和广电计量早已达成合作,以后保伦电子的产品不出园区,便可直接进入广电计量实验室进行检测。
一座产业园区,也是企业“朋友圈”,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在这里,大家既是邻居,也是合作者,更是创新路上的伙伴。”广电计量相关工作人员说。
调研手记
唯有厚植生态 方能集群成势
广汽埃安、希音(Shein),广州仅有的两个千亿级独角兽企业均在番禺;低空经济先锋、亚洲最大规模飞行汽车公司小鹏汇天也诞生于番禺……近年来,广州番禺现象级创新企业、创新产品持续不断涌现,遍布新兴与传统产业,从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广州乃至湾区创新的代表。
产业的繁荣,一定是生态的繁荣。番禺区坚持以龙头企业平台化、生态化发展打造“头雁”,做强“链主”带动、“专精特新”协同、中小创新创业主体共生的乔灌草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并坚持“让企业唱主角,让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唱主角”,不断推动番禺新兴产业、产业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
同时,创新文化是创新发展的最深层力量。地处珠江口、狮子洋畔的番禺,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作为富饶的“鱼米之乡”,番禺自古耕读文化绵延、商贸繁荣。奔腾珠江为这片土地注入勃勃生气,水乡生活激发番禺人“赛龙夺锦、勇立潮头”的拼劲闯劲。敢闯与实干精神,已融入番禺人的血脉,也助力番禺城市与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有了优质产业生态、创新生态的滋养,创新便如泉涌、源源不绝。扎根生态沃土,产业发展根深叶茂,由“一枝独秀”到“聚木成林”,并实现聚链成群、集群成势,让新质生产力的活水奔腾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