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芳村大道东73号的广州柴油机厂已历经了百年沧桑。它的历史可追溯至始建于1911年的协同和机器厂。2018年,协同和机器厂旧址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023年,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了第一批广州市工业遗产名单,广州柴油机厂与协同和机器厂旧址一起被纳入其中。
其实,协同和机器厂就是广州柴油机厂的前身。如今,广州柴油机厂留存着曾经的装配车间、铸造工装车间、铸造车间等。古朴的门窗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历史故事;红色的砖墙也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丁雄
师夷长技 制造首台国产柴油机
提起广州柴油机厂,就不得不说一说中国第一台柴油机。《广州市志》记载,1911年,陈拔廷、陈沛霖、何渭文等在芳村携手创建了协同和机器厂。广府少年陈拔廷在十二三岁时就进了叔父开办的均和安机器厂,从学徒起步,逐渐崭露头角。陈沛霖同为均和安机器厂的技师,何渭文则是碾米厂老板。1913年,他们发现亚细亚火油公司的油轮用上了更为先进的柴油机,遂动了制造先进柴油机的念头。经过将近两年的反复琢磨与试制,他们终于在1915年成功造出中国第一台柴油机。
不过,机器的销售并非一帆风顺。一些老航商不愿意舍弃已使用多年的旧蒸汽机,拿出资金去购买新柴油机。当时,协同和另一位重要的股东薛广森意识到,要改变那些老航商的偏见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为打开柴油机使用的市场,他们决心办航运公司。适逢三水县航商梁墨缘到访,大家谈得十分投机,之后合资成立粤海航运公司,买下一批旧船,用协同和生产的柴油机装备,投入航运。
由于机器先进、航速快、客货载量多,粤海公司的船逐渐占了优势。后来,老航商们也开始纷纷向协同和订货。此后,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的航运业逐渐被协同和掌控,协同和机器厂成为华南最大的柴油机机器厂。
精益求精 两度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抗战期间,协同和机器厂被迫转归日本垄断资本旗下的福大公司管理。
1949年广州解放后,在困境中挣扎的协同和机器厂重新获得生机。1956年,又有9家小型机器厂、铸造厂并入,协同和成为一家专业生产柴油机的工厂。为了加快广东地区的航运业发展,工厂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兴建了新的厂区。
1966年,协同和机器厂正式更名为广州柴油机厂,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生产的发动机畅销海内外。“协同和机器厂”的名称由此成为历史,其旧厂房也成了“广州柴油机厂”厂区之一。
1969年,广州柴油机厂成功制造出我国最大截面球墨铸铁曲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7年, 广州柴油机厂成功研制6320型970千瓦中速船用柴油机,填补了我国这一档次船用柴油机的空白,次年再次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广州柴油机厂不仅承载着工业历史的印记,且与周边社区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多元的社区生态。
如今,广州柴油机厂已被纳入聚龙湾片区改造项目,处于启动区的旧厂区正如火如荼进行改造建设,旧厂区的主车间、新厂区的铸造车间与装配车间等则将保留下来。它们既见证了工厂曾经的繁荣与变迁,也在默默等待着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征集
广州是千年商都、历史文化名城,工业发展史悠久而辉煌,工业遗产与大众生活工作相伴相随。如果你有工业遗产的故事,请发给我们,为后世留下广州工业文化遗产的生动一笔。(电子邮箱:gzzx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