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聚焦全省持续强降雨

杨行发 荔湾区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救援科科长

当好人民“守夜人”

吴多

本文字数:891

在北江大堤抗洪抢险三级响应启动后,杨行发闻令而动冲锋到抢险前线。受访者供图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吴多 通讯员荔宣)“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时刻显身手!”这是广州市荔湾区应急管理局广大党员干部作为“逆行者”和“守夜人”的真实写照,应急指挥救援科科长杨行发就是其中一员。

  杨行发是国家级抗洪抢险力量——武警水电部队的转业警官。为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他在荔湾区三防防汛战线工作了8年,积累了丰富的防汛防风工作经验。虽然已转任至应急指挥救援科两年,作为抗洪抢险的“业内人士”,在北江大堤抗洪抢险三级响应启动后,杨行发闻令而动,不讲条件、不摆困难,第一时间冲锋到抢险前线,组织开设区现场指挥部,编制现场组织架构图、制作应急通讯网络、设立各类专项工作组,高效组织各类应急力量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21日中午抵达北江抗洪现场,杨行发积极对接工作,主动协调区前线指挥所各项工作。他一个人身兼数职,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值班员和保障员,完成高负荷、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充分展现一专多能的“应急人”风采。

  每天,他既要带领民兵抢险队参与大堤巡堤查险工作,核查处置发现问题,又承担各种现场沟通协调工作。在白天连轴转的情况下,还担负夜间应急值班任务,并时刻关注动态消息的接收、应答以及事项办理。“每2小时要与市值班组开展1次信息沟通工作,每3小时督促提醒民兵队伍开展1次巡堤查险工作和1次工作动态报送。”他告诉记者。

  在洪峰过境、江水处于最高水位的时刻,杨行发时刻关注责任段大堤堤身安全。22日0点20分,杨行发带领10名民兵在大堤巡堤查险,巡查到一半时突然发现前方有一条1米多长、1寸多粗的眼镜蛇正竖起头部、吐着信子面对巡查队伍,他立即组织民兵队员紧急避险处置。为确保巡查工作正常开展,面对潜在的危险,他总是站在最前。

  从部队到地方,从三防到指挥救援,杨行发上百次参与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暴雨内涝、台风洪水、火灾事故、树木倒伏、围墙倒塌、工地塌陷等突发事件现场,总是第一时间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为保证以最短时间到达事故现场,每年杨行发有60天以上时间在值班室睡觉,在应急管理工作岗位上,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把满腔热忱和辛勤汗水毫不吝惜地铺洒在应急管理事业中,当好人民“守夜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聚焦全省持续强降雨 A11当好人民“守夜人” 吴多2024-04-24 2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