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汤南 通讯员吴雷红)昨日,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在人和园稻鱼共生示范基地举办“稻鱼共生放鱼仪式”。数千斤优质水产鱼类被放入约50亩优质稻田中,两者互惠共生,从而“稻更优,鱼更肥”。
在人和园的“刘少军院士周少川研究员—稻鱼共生示范基地”里,一片片水稻秧苗绿意盎然,鱼儿成群结队在秧苗间畅游。据介绍,约50亩的稻鱼共生示范基地种植着优质水稻品种美香占2号,第一期投放5000至10000斤优质鱼类,主要是改良红鲫及2024年度重点推广水产养殖品种的合方鲫2号。
“鱼的排泄物可以成为肥料,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还可以为水稻除虫,鱼类活动能增加泥土透气度;而水稻也为鱼类提供了一定的食物来源和庇护场所,实现稻鱼互惠共赢。”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介绍,稻鱼共生模式是将水稻种植与渔业养殖相结合,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在提高农田生产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有效杜绝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促进了农田生态恢复和保护。
“水稻是南方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创造水稻新产值、助农增收是我们的任务。”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优质稻育种首席科学家、二级研究员周少川介绍,目前,水稻每亩产值约为两三千元,“通过最好的稻和最好的鱼同养共生,我们的目标是将水稻亩产种植效益提升至8000元、过万元,甚至更高,从而带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