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观察
当前,职场中“出勤不出力”“人在心不在”等现象引人关注,一些人虽然身在岗位,但心早已“溜号”。在一些机关单位,这种不实际离职但也不努力工作的“精神溜号”状态在一些年轻人和非领导职务干部群体中同样存在。(4月22日《半月谈》)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宇宙区长”孙连城一度刷屏网络。这位孙区长很有意思,他从不贪污,但也从不干实事,成日沉湎于天文地理,热衷拿着望远镜看看星星、探索太空。每天上下班呢,也是掐表来算,一刻都不“浪费”。任群众有天大的事儿,都得“明天再来”,理直气壮地把不作为写在脸上。
观照现实,也有个别人士将“孙连城”式为官哲学奉为官场生存指南。这些人姿态各异,但作风做派如出一辙。有的选择“躺平”,自认为端着“铁饭碗”,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想多费一点心、多出一点力,染上一身“软骨病”。有的擅长“侧卧”,时躺时站、忽躺忽站,表面上很努力,实际上成天琢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论工作也是乏善可陈、徒有其形。还有的倾向做“仰卧起坐”——躺平但不完全躺平,面对轻松任务倒能接受,一旦有些急难险重的事,就开始推诿扯皮、退缩逃避,声称“不是我的职责,关我什么事”。
“溜号”不是小毛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庸政懒政危害不比贪腐来得小。因为此种病症属于“慢性病”,潜伏期长、隐藏得更深,容易影响一大片。试想一下,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不在线”的人多了,久而久之,其言行必然会影响其他人,以致挫伤担当敢为的干部锐气、损伤奋发进取的单位风气。
因此,绝不能任由此种消极懈怠之风蔓延,必须从根子上找症结、寻对策。除了触及灵魂的思想教育之外,从操作层面来讲,还须挂上几个号、用上几味药。
评论区有干部留言感慨,“形式主义才是让大家工作激情不高的元凶之一。每天应付一些形形色色的报表、会议、检查,叫人哪里提得起精神?”了解一点基层工作情况的人,便知这类“吐槽”并非矫情,而是确实戳中了痛点。现如今,一些重形式轻实效的工作,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也在时刻消耗着基层干部的工作激情。这样的声音具有典型性,有关部门不妨听听,及时为广大干部松绑减负,还他们干事创业的精力和时间。
同时,优化考核机制也很关键。“划水干部”普遍抱有“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心理,背后一大原因就是干部考核和奖惩机制还不够精准。因而,务必要考准考实,形成长效化的正向激励机制。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主动担当、崇尚实干蔚然成风。
(付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