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市的吴阳古镇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几乎让每位访客都感到游览的时间不够。在广东1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中,吴阳与广州番禺区沙湾镇(今已改为街道)最早入选获评。近百年前,吴阳的古建筑就吸引了美国旅行家前来探访,留下不少珍贵照片。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张锋锋
流域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的鉴江入海口在吴阳南部,枕江畔海的冲积平原,不但带来了粤西鲜见的水乡渔耕风貌,其芷寮古港在数百年历史上曾担当粤西对外通商首要枢纽,也带来开放包容、勤俭笃学的人文风气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吴阳闹市中心霞街的状元牌坊、林召棠纪念馆、纪念祠和故居,每天都在迎接带孩子前来寻访的游客。清朝道光年间癸未(1823年)科状元林召棠令吴阳名列广东九大状元故里,其后人及其方志学者多方搜寻的应试廷论、诗文、题匾、书画、拓本、造像极为丰富,被文化学者誉为“高度集约展现古代状元文化的坊祠馆居聚合地”。据悉,当地正在推动状元街文旅项目和状元灯会非遗项目,作为古镇文旅核心资源。
在吴川的千年史志中,吴阳在大部分时期是县治所在地。建于元朝至正年间的吴川学宫,数百平方米的“原装”大成殿尚完整保存。吴川学宫培育了状元林召棠、清朝首任驻美大使陈兰彬等名人。即便在现址教学的吴阳中学,在百余年前的广东教育界也有着“探花掌校、省长执教”(由清朝探花筹办新学,民国时期广东省府主席李汉魂曾在此任教)的美誉。2023年,吴川成立学宫修复指挥部,参考近百年前美国旅行家拍摄的学宫全貌相片,已初步形成修复方案。在修复前和“原装”大成殿合照,是不少游客的必选项目。
同样必不可少的“打卡”地还有修缮临近尾声的吴阳中山纪念堂。建于1931年的中山纪念堂,是广东除广州外唯一完好保存的纪念孙中山的民国建筑。这座8000多平方米的欧式风格的两层建筑,近年来引发怀旧潮,天花板上发现了百年前《纽约世界报》更成为史学热题。
留下诸多待解之谜
喇叭形鉴江口向东直面南海,每观日出,江海云天色彩变幻,蔚为大观。潮水正面冲击时,浪峰逐次叠高,至吴阳限门海心的暗礁滩时,浪激冲天,成为著名的“限门飞雪”景观。
吴阳的传统建筑至今仍留下不少待解之谜:成为明清两朝最大官办造船厂的芷寮古港造船厂旧址前,长不过两米的石条栈道缘何命名“跃龙桥”,并从京城运来石料修筑?曾为古波斯商船聚泊地的“番鬼井”为何要刻六道芒线?原装的明代七层“双峰塔”是如何精确测绘与特思山、丽山形成“鼎足而立”之势的?
文旅产业正被迅速激活
600余年来,吴阳古镇的人间烟火长盛,自然景观与独特的人文风貌相融。上世纪70年代,一场史无前例的水灾令鉴江下游两岸村民不得不离乡到城市务散工,他们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城市建筑大军。至今,全国大城市的建筑,都留下吴阳建造的烙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先闯先富的吴阳率先开始“回归工程”,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沿鉴江水道,规划整齐的洋楼村居林立,荷塘、景观林、乡村公园群和亭台桥榭相间,全镇村道无土路,沿江长栏筑数里,宛如鼎盛期的江南水乡。别无分号的“西施舌”沙螺、大流潺鱼、芷寮蟹更成为“吃货”的热捧。
“吴阳的自然文化景观与宜居高度融合,长期以来其支柱性经济是‘飞地型’的,对文旅资源的开发需求反而不迫切。”对拥有如此海量人文资源的吴阳在文旅界的“低调”,吴阳镇一位内部人士表示,现在以学宫和中山纪念堂两个修缮项目为契机,当地的大文旅产业正在被迅速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