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武威 通讯员马学涛摄影报道)4月10日,以“做强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为主题的2024年新时代广东省科普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在广州市黄埔区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主席陈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等230多人出席活动。
会议期间,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孙飞,了解即将落户广州生物岛的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建设情况。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是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领域首个获批立项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直备受关注。孙飞表示:“细胞谱系数字大模型建立以后,人们就会很清楚每个细胞是怎么演化过来的。这样在体外就有可能实现器官的重建和再造,这都是未来我们可以想象的事情。”
作为“十四五”期间广东获批建设的4个大科学设施之一——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通过汇集人体细胞多组学的海量数据,绘制人类谱系单细胞精度的“航海图”。孙飞用形象的比喻介绍了该大科学研究设施的意义,“你有一个剧本,本身就是写在纸上的,最终要把它演绎成一部电影,这就是我们细胞谱系解析的过程。”
细胞谱系解析后作用巨大。孙飞认为,未来人类就可以基于细胞谱系数字大模型推算细胞演化路径,助力器官体外再生再造研究。
孙飞提到,未来的生命科学一定会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出现数字生物医学。在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里面,很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对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形成细胞谱系数字大模型,基于这个大模型可以进行药物靶点筛选、疾病精准诊断等多种生物医学应用。这对于算力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未来我们会联合全国这方面的优势单位,比如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会提供很大的算力支持,同时,南方地区也有超算中心,未来我们还会与相关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去帮助我们解决算力的需求。”
孙飞表示,当前该设施正处于初步设计和审批的阶段,“我们刚刚开完初步设计的专家论证会,针对专家的意见,我们会进一步进行完善,我们力争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开工,建设工期预计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