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不负春光更前行

本文字数:1132

  (上接1版)学校大厅里,热情的师生们围拢过来。数学与统计学院大三学生黎洁上前,用洪亮的声音向总书记汇报自己的求学感受。

  黎洁来自湘西山区。在家乡读小学时,曾受教于湖南一师毕业的优秀教师,便立志“长大后做老师这样的人”。

  双十年华,正是人生的春天。面对总书记,黎洁自信而坚定:“一定珍惜青春,不负韶华,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大先生。”

  10多年来,2万余名乡村公费师范生从这里出发,走向大山深处、村村寨寨,躬耕教坛、育人强国。

  救国、兴国、强国,岁月奔涌,山河巨变,青春一脉相承。激荡的爱国之志始终如这所学校的校歌般慷慨激昂:“学子努力,蔚为万夫雄!”

  犹记得4年前,“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即将开启、“十四五”规划正在谋划。

  也是在长沙,细雨飘飞中,总书记在岳麓书院对学生们说:“‘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同学们一定要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5周年华诞。

  面对一张张青春的面孔,总书记勉励道:“现在,世界又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代青年学子正当其时。”

  春光里,古老文明的赓续和现代文明的焕新,展现出深沉而持久的力量。

  湖南常德,武陵故郡。一千多年前,陶渊明的笔下,描绘出多少人为之向往的“世外桃源”。

  如今的常德河街,商铺林立、游人如织,历史记忆与人间烟火交汇融合,城市文脉和现代生活共荣共生,物阜民丰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春雨初霁,阳光格外温暖。沿着麻石板路,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热闹的河街,在鸳鸯走马楼观看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

  “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总书记再次阐释人文经济学的内涵。

  站在一幅巨型手绘水墨画前,木雕非遗传承人潘能辉告诉总书记自己的计划——用10年时间,将沈从文笔下的《湘行散记》还原到一根长达10米的红椿阴沉木上,用木雕技艺展现大美湘西的山川人文。

  在潘能辉看来,“木雕不只是技艺,要赋予作品灵魂,必须沉淀下来,必须融入历史文化”。

  认准了,就久久为功干下去,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不求一时之热闹,而终必有成。这不仅是文化传承者的精神特质,更是千千万万劳动者、奋斗者的写照。

  正如总书记常说的“钉钉子精神”“十年磨一剑”“一辈子办成一件事”,这是抓工作的定力、韧性和方法。

  总书记现场观看了澧水船工号子展示。

  “开船啰!哎咳哎,哟嗬嗬……”

  舞台上,非遗传承人浑厚高亢、气势如虹的合唱,把澧水河上船工的劳动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潮澎湃。

  舞台背景的老照片,意味深长——

  只见两岸山高崖陡,滩险流急。岸边的船工们背勒纤绳,脚踏乱石,步调一致,坚毅向前……(新华社长沙3月23日电)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要闻 A2不负春光更前行 2024-03-24 2 2024年03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