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杜娟)两千多年的治水兴城实践,给广州人民遗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水文化资源,形成了一系列极具岭南水乡特色的龙舟文化、疍家文化、海丝文化等。在认定第一批水务遗产的基础上,近日,《广州市第二批水务遗产名录》在市水务局官网上进行公示,入选的有海珠桥、荔湾湖、荔枝湾涌等不同类型的14个水务遗产。
保护和利用丰富的水文化资源
广州在全省首创制定《广州市水务遗产认定申报工作指引》,依据该《指引》,2023年1月,印发广东首个、广州首批共计6个水务遗产名录,包括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增埗水厂旧址、西山堤围、东濠涌、广州市黄龙带水库、南沙妈祖信俗。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全面有效保护水务遗产、延续水务遗产的历史真实信息和价值前提下,将推动水务遗产活化利用,实现水务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同时着力在水利设施、市政给排水设施、滨水景观滨水建筑上加强材料技术传承运用、地域特色挖掘、功能空间叠加和场景氛围营造,推动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建设,打造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水文化名城。
第二批14个水务遗产进行公示
进行公示的第二批水务遗产有14个,包括:南越宫苑水系遗址、南海神庙古码头遗址、黄埔古港遗址、石井桥、滘心南堤水闸与滘心乡堤基宪示碑、南湾水乡、沙面旧石堤、石埗头、广州龙舟文化、海珠桥、荔枝湾涌、荔湾湖、广州市郊区鹤洞公社涌口电排站旧址、南村公社涌口水闸旧址以及花赤引渠,包括水闸、码头、桥梁、水渠、河流、古村古镇等不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