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需求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90%。国货“潮品”爆款连连,各地文旅持续出圈,春节票房再创新高……国内消费潜能蕴含巨大的消费增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着力扩大内需”列入工作任务清单,要求更好统筹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如何再出新招?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做客广州日报2024全国两会北京演播室,探讨综合施策,深挖多领域增长点。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李波
挖掘新亮点,瞄准有潜能的消费领域
过去一年,关于投资与消费谁更关键的话题,讨论热度很高。有观点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下降,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才是可持续的。
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都放在重要的位置。
“扩大内需,投资与消费不可偏颇。”在演播室,徐洪才坚定给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投资与消费“两个轮子”都要“转”起来发挥作用,所以,既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也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徐洪才分析,从去年的经济表现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长3%,投资偏弱。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5%,投资需要提升到4%以上。而投资要有效率、有回报,同时能够增加就业,拉动民间投资,产生辐射效应,让投资“乘数效应”更加彰显。
其次,可以挖掘消费新亮点,瞄准有潜能、有成长空间的消费领域,比如说升级型、改善型的消费。徐洪才关注养老和健康方面的消费。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不仅老年人越来越多,还有失能老人需要长期照顾,这些领域的需求和供给还没有做到完全匹配,未来,银发经济具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他建议,要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让投资和消费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一个新的平衡。
新质生产力,不仅改变产业也改变生活
全国两会期间,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发社会热议。徐洪才认为,新质生产力对应全要素生产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因此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
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息息相关的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如5G作为万物互联的新一代技术,进入互联网领域,促进生产效率极大提升,传统产业也焕发转型升级的活力。最典型的案例是大型农机装备应用了相关技术,推动农业跨越式发展。
“所以,我认为新质生产力在各行各业都有具体体现。”徐洪才说,随着家用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智能化的家电产品也逐步更新换代,极大提高生活品质,新质生产力也将改变未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