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健源 通讯员禅环宣、肖长安、钟艳婷
图/通讯员提供
近日,佛山沙口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将采用国内领先的水质监测技术,对水环境24小时全时段动态监测。记者了解到,在佛山,不少前沿“黑科技”已经应用到大气、水、固体废物等环境治理领域,以技术为支撑,助力佛山打造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治水:自动监测站24小时全时段动态监测
水质自动监测站是国家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直接反映周边的水环境质量,为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在禅城区饮用水源东平河的上游沙口断面,一座新的水质自动监测站——佛山沙口水质自动监测站近日建成,即将投入使用。
据介绍,佛山沙口水质自动监测站采用国内领先的水质监测技术,对水环境24小时全时段动态监测,通过取水、水样预处理、水质分析和数据采集系统控制四大单元系统,能够及时监测目标水域pH值、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等20项水质指标,监测涵盖地表水常规、重金属、有机物、生物毒性等饮用水水源地关注的水质指标。其中,采用了国内首创国产微生物电化学法生物毒性在线监测技术,实现水质综合毒性的更快更精准预警,保障饮用水安全。通过水质监控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询、统计、分析断面水质数据,水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一目了然,有助于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和水环境形势分析能力。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9月,禅城区启动了河涌水质监测分析云服务项目,部署42个河涌在线水质自动监测微型站。这些高科技站点每4小时自动采集河涌水质样本,并实时分析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等关键指标。数据同步上传至云平台,为相关部门提供即时的水质信息。
这一创新举措带来了显著的成效,2023年禅城区水环境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省考横滘断面水质由Ⅳ类提升至Ⅲ类,市考断面全部消除劣Ⅴ类,8个市考断面达标率100%。这些成果的背后,正是这些自动监测微型站的辛勤工作。
治气:构建“空、天、地”立体监测网络
近年来,南海区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走航监测车、激光雷达、大气微站等“黑科技”,配合大气巡查、数据服务团队,实现“人防+技防”相结合,构建了“空、天、地”立体监测网络。
据了解,大气环境自动监测微型站可以24小时不间断更新、回传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数据,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就可以看到各个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和扩散趋势,有的放矢针对重点污染源和污染区域开展大气污染防控工作。
自2022年以来,南海区依托“智慧环保”项目,组建了一支以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南海区气象局、第三方专家及技术骨干为核心的大气攻坚团队,通过智能监测、精准分析和快速应对,实现了对大气环境污染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每天早晚,攻坚团队都会各发布1次气象分析简报,通过对本地气象条件综合分析、研判,对空气质量变化情况预警预报。为此,团队还整合了全区71个自动气象站的风速风向数据,并结合60个微站建设,搭建了一张全区风场扩散图,实现了气象全要素分析与利用。
记者了解到,禅城还建成了50个微型大气自动监测站,同时积极部署气溶胶激光雷达、无人机和配备多参数走航监测车等多种技防监测设备,构建具禅城特色的“天地人车”治污大气监测监管体系。通过运用空气质量变动、污染物排放及气象条件等实时数据,构建空气质量分析模型,及时诊断大气污染成因,为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治废:AI“数字大脑”提升垃圾焚烧稳定性
目前,佛山正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形成了“全链条规划布局、全过程协同循环、全系统对标先进、全方位破解‘邻避’”的“瀚蓝模式”。在瀚蓝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一项自主创新的“垃圾吊智能化运行”技术已成功应用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
据了解,垃圾吊是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单元供料系统的关键设备,承担着垃圾库内垃圾的转移、堆垛、均质混料、投料、自动称重计量等工作任务。目前,国内大部分电厂垃圾吊均采用手动和半自动控制方式,存在维修成本高、操作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垃圾吊智能化运行”技术通过开发垃圾吊防摇定位、库区雷达成像和垃圾吊运行控制程序,在行业内首次实现垃圾转运车辆信息与垃圾库管理实时联动,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利于电厂的整体智能化运行。在正常运行工况条件下,垃圾吊自动化系统投用率达到90%以上,自动化水平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数智化电厂建设方面,瀚蓝建设环境治理行业首个AI“数字大脑”,有效提升垃圾焚烧稳定性;实现渣吊全自动智能化运行,有效解决渣吊控制效率和安全性的问题;本次实现垃圾吊智能化运行,补全了垃圾进出厂全流程自动化的重要一环,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高标准运营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