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7版:广州2049——解读《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

和谐共生 建成绿美繁荣的韧性之城

叶卡斯、黄岚

本文字数:2404

华南国家植物园(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摄

  千百年来,广州延续着“青山入城、六脉通海”的山水格局,自然禀赋优越。面向2049,广州将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样板,进一步建成环境健康稳固、山城田海共融、公园全域共享、低碳先锋引领的韧性之城,打造全域旅游城市与全域景观风貌城市。

  构建通山达海、贯江融城的生态廊道

  广州,正在构建通山达海、贯江融城的“三纵五横”区域生态廊道,打通关键节点,统筹推进区域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升湾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彰显依山、拥田、汇水、向海的大地景观。

  打造城绿共融的都市生态高地。整合天河区北部、白云区东部、黄埔区西部的森林公园,聚力打造都市绿心,发展近城亲自然功能;整合白云山、海珠湿地周边绿色资源,形成连片优质的生态绿核,强化白云山、海珠湿地空间联动,贯通城市与自然的生态联系。

  结合多级生态廊道,建立覆盖全域范围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以山水林田湖海要素为基底,以绿色基础设施、风廊、水廊等为依托,搭建城市与自然生态空间的有机联系网络。

  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城区。在城区及周边推进近自然林、小微湿地、植物保护小区等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再野化。优化城区绿地和行道树的植物配置,营造复层、混交、异龄的近自然森林群落,为鸟类、昆虫以及小型野生动物等提供食源、水源和栖息地。

  如果说整个广州正在变成一座大公园,那么华南国家植物园就是整座公园里最耀目的景致。

  如何推动公园全域共享?广州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建设国际一流华南国家植物园,并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核心引擎,推进园区周边基础设施提升、环境综合提升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整合华南国家植物园周边公园、绿地、科研机构和社区,打造环国家植物园全境游览体系、智慧林业产业和品质生活街区。

  揭牌以来,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华南国家植物园从植物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率先筛选了103种适宜绿美广东的特色乡土植物,为绿美广东行动提供技术支撑。华南国家植物园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不少进展,把部分自主培育的珍稀濒危植物送给了广州市、肇庆市以及韶关市,用它们支持绿美广东的建设。

  结合城市大脑,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集成共享

  一座超大城市的韧性,来自生态的健康构造,也来自市政与防灾的合理布局。

  为此,广州将加强跨市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强化城市竖向规划管控,以河湖防洪排涝水位为控制条件,明确城市竖向最低设计标高要求,避免人为新增洼地,加强山洪源头管控。尊重自然本底,强化建设管理,重点做好从化区、增城区和花都区北部山体涵养;划定并严格管控城市水系蓝线、绿线,合理管控河湖水面率,保护河湖水域空间、江心岛。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构建“上中下协调、蓝绿灰交融、大中小结合”的海绵体系。进一步完善排水防涝体系,与海绵城市、韧性城市要求相匹配,总体消除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的城市内涝现象。

  广州也要全域全业共建国际先进节水城市,推广精细化节水灌溉,重点推动农业节水。

  与此同时,广州发挥引擎优势,强化与清远、东莞、中山、佛山等周边城市的供电、燃气等市政系统互联,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市政网架的抗风险能力;构建全球领先的智慧网络,率先开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建设,前瞻布局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和频谱战略,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千兆城市建设,城市家庭千兆宽带网络普及率达100%;推进市政设施智能化建设和改造,纵深推动管线脱敏共享利用,结合广州市城市大脑“一网统管”平台,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集成共享。

  核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实现资源到资产的绿色蝶变

  绿美繁荣的韧性之城,离不开绿色低碳的环保实践。面向未来,广州将推动“天然气+氢气”体系建设,积极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构建以分布式能源站、区域供冷系统集中生活热水系统为主的多层级综合分布式能源体系。

  推动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于产业区块建设零碳工业园区,加强产业规划引导控制产业碳排放量。

  发展低碳交通,提高绿色出行比例,鼓励以公共交通为导向(TOD)的土地开发模式,在城区倡导“无车社区”试点建设,促进空间的无车化和工具的零碳化。

  推广绿色建筑,加强建筑领域低碳技术应用。划分建筑节能减排优先区和重点区,支撑绿色建筑发展。

  打造全球碳金融中心,支持广期所与广碳所联合开发碳金融衍生品,以广期所为核心,集聚赤道银行、碳资产管理公司、碳金融中介等碳金融企业与机构,建设碳金融园区。

  除此之外,广州还将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识别北部山体、花都西部、增城东南部等生态高价值区,完善物质供给、文化服务、调节服务等生态产品谱系,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市场化配置,支持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的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释放生态服务价值,实现从资源到资产的绿色蝶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卡斯、黄岚)

  数读韧性之城

  打造城绿共融的都市生态高地:整合天河区北部、白云区东部、黄埔区西部的森林公园,聚力打造都市绿心,发展近城亲自然功能。整合白云山、海珠湿地周边绿色资源,形成连片优质的生态绿核,强化白云山、海珠湿地空间联动。推进五水汇湾的南沙明珠湾区域建设30公里环湾绿链,打造湾区绿色客厅。

  加强本地电源和骨干电网建设:推进天然气热电联产、骨干支撑电源和分布式能源站、分布式光伏等清洁能源建设,提高本地电力自给率至60%,形成“本地电源分布平衡、应急自备电源托底、应急移动电源补充”的应急保障电源体系。

  提升蓝绿生境网络功能:实现多层次的蓝绿交融、城园融合、城景渗透,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达9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满足省下达目标要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27%。

  构建全球领先的智慧网络:率先开展新一代移动通讯建设,前瞻布局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和频谱战略,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千兆城市建设,城市家庭千兆宽带网络普及率达100%。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广州2049——解读《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 T7和谐共生 建成绿美繁荣的韧性之城 叶卡斯、黄岚2024-02-18 2 2024年02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