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4版:广州2049——解读《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

走在前列 建成深度国际化的开放之城

张姝泓、徐雯雯、申卉

本文字数:2787

南沙

  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是南国春天最先“苏醒”的城市。广州,从历史中走来,开放之路跨越千年。

  见叶知秋,谋定后动。镌刻了开放基因的广州,新征程上信心十足地擘画了新蓝图。《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广州要不断强化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枢纽作用与在跨地区交流中的窗口作用,融入国内大循环,引领湾区、带动全省,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建成深度国际化的开放之城。

  25年不过一瞬,25年又是一程伟大征途。面向2049,创造了一场接一场奇迹的千年广州,自有底气书写一笔全新的历史刻度。

  从2024到2049,南国春天,将迎来怎样的开放之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徐雯雯、申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通讯员南宣

  五力耦合,建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心

  开放之城,“链”接世界。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亟需一个供应链中心城市的出现。具有千年城脉、文脉、商脉的广州,海陆空枢纽开放门户地位突出,能级领先的经济产业引擎基础稳固,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优势明显。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广州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

  面向2049,广州将致力建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心,夯实运力、集货力等优势,全球航空航运网络中的运输服务能力达到世界前列水平,强化产业协同力与生产服务力并重点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力,推动传统商贸功能和生产服务功能向供应链管理功能全面升级。

  谋定思变,宏图渐展。广州欲要建成的是“五力耦合”的综合性供应链中心。

  聚焦提升控制力——强化供应链相关政策供给,衔接国际标准的贸易政策和规则,积极申请衔接国际贸易标准的特别政策区,吸引供应链服务相关的国际组织入驻,争取跨境金融结算、企业和人才优惠等政策落地。

  改善并提升生产服务力——做大做强供应链核心主体,推进供应链的数字化创新,强化供应链金融支持,培育全球供应链的指挥管理和服务集群。2049年GaWC生产性服务业关联排名进入全球前20,智能供应链管理全球百强企业数量超过20个。

  强化产业协同能力——充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复合生产网络,发挥广州在制造业、数字经济等方面的长久积累优势,供应链赋能产业链并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强产业创新水平,提升实体制造的价值区段,2049年灯塔工厂数量超过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2万亿元。

  稳定物流集货力优势——培育高端物流集群,提升区域资源整合能力,2049年国际龙头物流企业数量超过8个。

  锚固枢纽运力优势——完善海陆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广州作为海空门户的引领地位,推动2049年广州在全球航空航运网络中的运输服务能力进入前三,“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指数”进入全球前五。

  “开门扩圈”,建成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开放之城,广交朋友。

  近年来,广州逐步构建起富有活力的全球城市朋友圈。重要国际会议的接连落户,也让广州持续吸引全球目光。在推动全球城市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中,可以说广州扮演了领头羊角色。

  2023年,广州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从都国际论坛、世界媒体峰会、大湾区科学论坛、《财富》世界500强峰会、亚洲青年领袖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65场,广州国际友城增至105个、友好城区50个、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成员达22所、国际姊妹学校121对、穗港澳姊妹学校(园)387对,广州港友好港口55个、位居全国第一。

  面向2049,广州着力建成国际交往中心城市,主动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推动外国驻华领事机构落户,吸引更多国际组织,承办更多国际会议,打造更多品牌赛节,拓展全球“朋友圈”和“侨友圈”,重塑中国与世界链接的南大门。同时,提升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拓展纵深,打造国际经贸新规则策源地

  开放之城,融通内外。

  面向2049,广州将打造多向贯通的区域高速铁路通道格局——对外衔接“一带一路”,强化广州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地区的联系;对内加强与北部湾城市群、厦漳泉城市群、长三角、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的铁路运输通道布局。“交通枢纽”发力带动“经济枢纽”融入统一大市场,广州将深化与海南自由贸易港、雄安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区域,以及上海、武汉、西安、合肥、成都等主要城市群之间的产业合作。

  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试点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科研物资跨境自由流动……随着广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南沙开发开放不断走向纵深,广州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将更加坚实有力。

  面向2049,广州提出以制度型开放深化改革,打造国际经贸新规则策源地,诠释了广州由国际经贸规则标准的“跟随者”迈向“制定者”的雄心。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广州要用足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双边自贸协定相关规则,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着力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在贸易、金融、物流和数据跨境流动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进一步融入区域和世界经济。

  未来,广州计划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流动型开放和制度型开放,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拓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和纵深。

  对外扇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塑造制度型开放高地,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引领的体制机制改革;对内扇面,打通链接腹地的大通道,发挥国家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在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做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核心引擎,带动全省协调发展。

  从先行先试到全局推进,广州将探索在数字经济、未来通信、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探索参与国际和区域规则制定,提升湾区乃至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中的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

  数读开放之城

  提升文化国际传播力: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国际传播格局,扩大与国内外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平台友好合作,构建广州故事世界话语系统,展现开放包容形象。至2049年,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

  建设对外交流平台: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议新设的外国驻穗领事机构馆舍选址南沙,推动南沙枢纽第三领事馆区建设。打造更多特色品牌赛节,策划粤港澳大湾区电影节、粤港澳大湾区音乐节、湾区体育节等活动,擦亮广州的国际化品牌。至2049年,在上级支持下,争取更多国家在广州设立总领事馆,全年举办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不少于40场。

  强化产业协同能力:充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复合生产网络,发挥广州在制造业、数字经济等方面的长久积累优势,供应链赋能产业链并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强产业创新水平,提升实体制造的价值区段,2049年灯塔工厂数量超过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2万亿元。

  稳定物流集货力优势:培育高端物流集群,提升区域资源整合能力,2049年国际龙头物流企业数量超过8个。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广州2049——解读《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 T4走在前列 建成深度国际化的开放之城 张姝泓、徐雯雯、申卉2024-02-18 2 2024年02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