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于敢勇 通讯员何洪锋、杨振兴
春节到,上“花灯”!这是肇庆四会市大沙镇新年的一大重头戏!
每年农历新年,大沙镇多个地方都会举行“上灯”仪式,由年前添丁得子的人在本族祠堂挂花灯。因本地话中“灯”与“丁”的发音相似,当地人挂花灯,就是祈求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大沙“上灯”习俗的流行,带动了大沙花灯制作行业的发展。大沙花灯是四会市大沙镇各种民间节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艺美术品,是大沙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农历六月开始,就要为新一年的上灯仪式做准备。
从清朝年间开始,大沙花灯制作技艺的传承主要依赖以手工艺人龙珠为首的龙氏家族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如今,大沙花灯的制作主要以第四代传承人龙志艺为主。龙志艺表示:“花灯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生活的一部分。从小家里就挂满了花花绿绿、各种形状的花灯,看着爷爷、父亲做花灯,自己也跟着学,细数已经在这一行做了30多年了。”不久前,“大沙花灯制作技艺”入选四会市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大沙花灯制作的工序包括选竹、开竹破篾、扎形、挑选彩纸、剪刻彩纸、张贴彩纸等,考量的是手艺人在空间架构、色彩搭配、艺术创作等全方位的能力。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在有限的空间,既要保持传统风格,又要美观新颖,全凭师傅的“巧手慧心”。
龙志艺坦言,初学破篾时留下的伤痛记忆犹新,尤其是由于对篾刀的不熟练,割伤、划破手掌是家常便饭,竹篾也异常锋利,不小心插入皮肤、划破手指也是常事。
将修整好的竹篾按形状规格扎制出各式各样的花灯骨架,所用竹篾的粗细、间距的疏密根据不同物体和形状而定,每个交接口用铁丝缠紧。灯廊要求造型准确、对称平衡、牢固美观。扎形讲究扎工要巧,扎口要稳,竹篾的长短轻重都要合规格。
彩纸是佛山专供的高品质彩纸,按照各种规格裁剪各种颜色不一的纸,然后各叠成一组,把花纹印版放在叠纸上,用刻刀凿成穿透的花纹。
精选糯米研磨成粉,熬制成糊浆,将剪好的彩纸用糊浆依次贴在扎好的立体灯型上,花灯就制作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