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要闻

深入地下50米为轨道探伤

广铁集团探伤工在深港隧道进行钢轨检查作业

黄庆

本文字数:1467

探伤工在深港隧道中作业。

  新春走基层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庆 通讯员夏力文、夏文博

  2月1日晚11时许,4名小伙子前往深圳福田深港隧道进行钢轨检查作业。他们是来自广铁集团广州南高铁工务段广州南检查监控车间深圳北探伤工区的探伤工,被称为地底深处的“问诊师”。

  深港隧道位于广深港高铁福田至香港段,是内地首条进港高铁的连接隧道,为中国十大铁路隧道之一,轨道距离地面50米,真正的地底深处。

  抬着70斤仪器潜入地底

  据了解,春运期间,广深港高铁每天都有200多趟列车来来往往,如果出现安全隐患,将影响高铁安全正点运行,因此,在探伤检查过程中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马虎。

  “去深港隧道探伤,大家提前给仪器装满水。”工长丁金良边提醒,边拿起工具和其他人上了汽车。

  2日凌晨0时许,汽车抵达作业地点,几个人把两台装满水的钢轨探伤仪搬下了车。“走吧,我们下去等‘天窗’(铁路术语,指利用行车间隙安排专门检修的时间)。”丁金良说。

  进入地下室内,只见一条长长的楼梯盘旋着往下延伸,越往下风越大,让人感到浓浓的寒意。记者的手和腿在不停地打颤,可这群探伤工们却步履坚定,两人一组侧身抬着约70斤的仪器往下走。

  “1层、2层……7层、8层,不行了,挺不住了,休息一下!”一行人往下走了8层后,步子变得愈发沉重,职工齐彬璐脸涨得通红,汗水不停地顺着额头流下,她气喘吁吁地说。

  短暂的休息后,一行人继续往下走,记者只觉得头发晕、心发慌,双腿早已经冻僵,可丁金良他们还要负重前进,胸前的对讲机里还不断发出“到哪了”“要抓紧了”的催促声。

  不知走了多久,一行人终于到了隧道入口的工作门前。此时已经到了0时28分,没有半刻休息,丁金良就已清点好工具,开始组织“天窗”作业。

  “这就是深港隧道了。”丁金良介绍。只见寂静的隧道内弥漫着浓浓的雾气,铁锈和灰尘伴随着空气涌进鼻腔。除了工人们头上的灯光,整个隧道像黑洞一样,感觉能吞噬一切。

  3个多小时发现异常15次

  “打开水阀,出发吧。”丁金良发出作业指令,并叮嘱安全事项,“到焊缝点时,慢点推,注意看屏幕的波形图是否有问题。”

  据了解,隧道全长3.4公里,共有136处焊缝,他们走的每一步都格外谨慎,生怕遗漏半分。

  “丁哥,这里好像有问题,看着像是锈渣。”侯佳伟向丁金良喊道。此时,探伤仪的屏幕上出现了异常波形。

  丁金良先确定异常波形的位置,观察钢轨外观是否生锈,随即淡定地从工具包里掏出钢丝刷,在轨腰和轨颚处刷洗。刷到表面无锈迹后,他向侯佳伟问道:“再推推看,还有没有?”“屏幕无异常了。”侯佳伟回答。

  收拾好工具,丁金良继续缓慢前进。

  “丁哥,这里有问题。”“丁哥,我这里波形异常。”“丁哥……”其他同事在前面不停地报告,丁金良在后面不停地处理。

  记者在跟随丁金良作业的3个多小时里,3.4公里的来回作业距离,丁金良共发现异常波形15次,每次处理时间均超过4分钟,其间根本停不下来。

  回到地面时,已是清晨4时多,记者摘下口罩,深呼吸了一口空气,如释重负。回头看看丁金良等人,他们一脸从容。“回去把工作记录整理好,记得要和上一次的记录做个对比……”丁金良认真地布置起后续工作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要闻 A6深入地下50米为轨道探伤 黄庆2024-02-05 2 2024年02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