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这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迈出坚实步伐。这一年,我们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奋进之路,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这一年,我们坚决扛起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全省经济在攻坚克难中回升向好。
高质量发展
●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1:40.1:55.8
●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7%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5%
●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7.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5万家,均居全国首位
●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9%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增长4.8%,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广州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39万亿元、增长4.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万亿元、增长5.8%,深圳成为广东第二个万亿元消费城市
●进出口顶住压力、逆势实现正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增长4.4%,工业投资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全省经营主体突破1800万户、全年净增172.8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1000万户,企业达780万户、占全国1/7
粤港澳大湾区
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南珠(中)城际、广河高铁机场段开工建设,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琶洲港澳客运码头投入运营
启动“数字湾区”建设,发布110项“湾区标准”,10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粤港跨境通办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经珠港飞”、人才签注、利率“互换通”等落地实施
推动出台横琴发展促进条例、南沙深化粤港澳合作条例,实施“横琴金融30条”“前海金融30条”,将266项省级行政职权调整由几大平台实施
前海累计引进全球头部服务商152家,南沙开发建设加力提速,累计落户港澳企业近3000家、投资总额超千亿美元
广东连续4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增长31.2%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选取22个县(市、区)、110个镇、1062个村(社区)作为首批典型
推进33个县域商业示范县建设,将60项省级行政职权调整由市县实施,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扩围至全部57个县(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112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6:1
云浮等地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方式,全省基本消除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
设立总规模240亿元的省产业转移基金,安排1万亩用地指标支持15个主平台建设,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超650个、总投资超3200亿元
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质壮大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把新能源、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等打造成新的万亿元级、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
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
组建全国唯一的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新型储能在建项目100个、总投资2290亿元
全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高标准打造一批“万亩千亿”园区载体,加快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省产业园新增2个、基本实现粤东、粤西、粤北县域全覆盖
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指标应保尽保,全年批准建设用地40.4万亩、增长38%
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28家,19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000亿元
推动超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超93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改投资增速创6年新高
科技创新
全省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注册商标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
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鹏城、广州国家实验室全面顺利运行,获批组建1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预计全省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金额超6800亿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金额超4400亿元、约占全国1/10
28所高校的220个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27个学科入围前1‰
全省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分别达94万人、690万人
国内国际双循环
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633亿元、居全国第一,争取增发国债资金254.7亿元,向民间资本推介146个优质项目,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
省市联动举办重大促消费活动超340场,发放消费券5.7亿元、拉动消费83.9亿元
网上零售额增长9.4%、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举办、出口成交额440亿美元、展览总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突破8000亿元、占全国超1/3
2023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项目859个、总金额2.24万亿元,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自2019年以来首次超过3成
海洋强省建设
海洋生产总值占比达14%、总量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
全力推进3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新开工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40个、总投资超120亿元
风电整机制造年产能约1000台(套),新增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超200万千瓦、总量突破1000万千瓦
全年批准用海26.36万亩、增长20%
绿美广东
超额完成林分优化提升、森林抚育提升“两个200万亩”任务
新建成森林乡村104个、碧道1064公里,累计开放城市绿地5.4万亩
处置批而未供土地近40万亩、闲置土地4.43万亩,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PM2.5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4.8%
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1.9%
新建城镇污水管网超8000公里,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4100吨
在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3年获优秀等级
社会稳定
新增电源装机超2100万千瓦,在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未发生拉闸限电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7.6%,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
省级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连续5年获评国家A级
对84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攻坚任务
粮食生产克服各种极端天气影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任务
文化供给
建成广州文化馆、广州粤剧院、广州美术馆和深圳美术馆等一批文化新馆
累计打造“粤书吧”“粤文坊”等小而美的公共文化新空间4000多家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连续19年居全国首位
成功举办超1000场岭南特色文旅活动
全省接待游客7.7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9500亿元,均居全国首位
民生福祉
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七成,基层“三保”底线兜实兜牢,省政府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在广东就业的农民工新增117万人、总数达436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39.3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0万人任务
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超6万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超30万个、普通高中公办学位超5万个,平稳完成义务教育招生365万人、创近年新高
新增3家医院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新增三甲医院6家
异地就医费用实现可结算项目、联网医疗机构、结算人群3个全覆盖,全省药品价格指数下降17.55%
累计建成“长者饭堂”3431家
开工改造2000个城镇老旧小区,新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7.1万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