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是顺德城乡品质的“提升年”,城市乡村环境变化“看得见”。依托“以水美城、以水兴城”城市战略,顺德推进“治水大会战”,通过治水“扮靓”城市颜值,让顺德重现“岭南水韵”。
如今,顺德交出了过去一年的治水“成绩单”。据悉,去年1月至11月,顺德水环境质量在全市五区中排名第二,乐从、陈村、龙江在全市32个镇街中排名前五,河涌水质持续改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子宁、王名润
成绩:攻坚重点断面水质提升
据顺德区以水兴城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顺德全区水环境质量在全市五区中排名第二,乐从、陈村、龙江在全市32个镇街中排名前五,河涌水质持续改善。
此外,通过精准治理措施,2个国考断面(乌洲、顺德港)和2个省考断面(飞鹅山、海陵)水质均达标,优良比例达100%,劣Ⅴ类比例为0;26个市考断面劣Ⅴ类断面达标率为96.15%,劣Ⅴ类比例为0;同步完成32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验收。
成绩的背后,是顺德持续推进治水工作有成效。顺德区以水兴城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顺德大力推进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2023年顺德区共有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68项,其中完工/常态化施工33项、在建21项、前期准备14项。同时围绕“百千万工程”、中央环保督察等上级考核要求和民生所需,聚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在第一联围和中顺大围、南沙围工程中提前铺排、先行启动有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子项。
顺德还加快推动“联围治理”,试点联围累计完成形象工程量70%,24个区块初显治理成效;完成第二批联围水环境现状全方位摸排,容桂水系、南顺第二联围工程即将动工建设。
在持续补齐治水短板上,顺德还扎实推进9间污水处理厂扩建新建,其中陈村、北滘群力围、乐从、龙江等4家污水厂扩建已基本完工,完成排水管网新建290.45公里、修复75.33公里、雨污分流改造41公里和重大缺陷点修复340个,完成2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
另外,顺德还深入开展“清岸行动”,为推进“美岸项目”腾出空间。目前,顺德已基本完成清岸任务,同步完成清岸后土地利用试点项目建设。此外,在高品质推进“美岸项目”建设上,顺德探索分两年高标准、低成本打造20个美岸示范项目建设,为群众提供50万平方米公共亲水空间。可以说,顺德以治水“扮靓”城市颜值“看得见”。
行动:治水聚焦系统、精准和源头
据悉,去年以来,在深入推进治水工作上,顺德沉淀了一套自己的治水“方法论”。
例如,在治水策略上,顺德逐步探索形成科学治理理念。包括坚持“系统治理”,采用源头、过程、末端全方位的系统性治水举措,并“先消黑、后提水质、再提污水厂浓度”三步为一步,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把治水兴城和“百千万工程”紧密结合起来,还综合考量农村城市环境和城市品质的提升。
治水中,顺德坚持“精准治理”。如针对过往治水底数不清的问题,坚持摸排先行,围绕“源、网、厂、河、城”五大维度全面掌握污染底数,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挤外水、收污水、大分流、小截流”的治水技术路线,并对症下药,配套雨污分流改造、管网缺陷修复、污水处理厂扩容等系列治水措施精准解决水环境问题。
顺德还坚持“源头治理”,如针对河岸空间被侵占、滨水空间建设粗放、导致“邻水不见水”“见水不亲水”的问题,顺德启动全面清拆河涌两岸生态控制线内的违章建筑,为治水设施建设提供空间,为打造公共亲水岸道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全链条打击涉水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强化监管工作,大力解决生活污水直排、工业区污水和工业废水偷排、农业养殖模式粗放的问题。
“顺德还探索了一条低成本试错治水之路。”顺德区以水兴城办负责人介绍称,顺德以南顺联安围和群力围、石龙围作为试点,探索适合顺德的水环境治理实施路径、技术路线和管理模式。“试点联围一年多治理实践,既形成系列技术导则,也对后续治理的制度、机制、方法有极强指导意义。”该负责人称,在此基础上,第二批联围建设既有继承更有提升,表现为由设计单位提前介入摸排、指导摸排,摸排成果修正并支撑设计,区、镇、村三级快速建立摸排协调联络机制,发现、解决问题更及时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