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二次创业”再出发 奋力谱写广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老人带娃还是托育服务?小编这样选

叶碧君、龙成柳、梁意聆、占豪剑

本文字数:2612

梁意聆的宝宝

占豪剑的宝宝

龙成柳的宝宝

叶碧君的宝宝

扫码看街头采访视频。

  小编碎碎念

  1月4日,16届58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在增加普惠供给、队伍建设、要素保障、优化监管等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措施,针对性地解决托育服务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旨在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3岁以下的娃,双职工家庭是如何照顾的?会选择让家里老人帮忙带娃还是会考虑把娃送托育机构?新手奶爸奶妈们有哪些带娃经验和心得?听各位小编跟读者聊聊带娃那些事。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碧君、龙成柳、梁意聆、占豪剑

  栏目策划/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腾、张宇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腾、张宇

  家庭成员各司其职 育儿路上妈妈不会“孤立无助”

  我(叶碧君)和先生都是“90后”,我目前正怀着二胎,大宝是2岁7个月大。家里的四位长辈都在广佛交界区域生活,我和先生则是轮休时间不定的双职工,这样的家庭情况就基本决定了爷爷奶奶是带娃的主力,还在工作的外公外婆偶尔来搭把手。宝宝出生后,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笑,但他对成年人精神和体力上的消耗完全不比任何一份全职工作少。

  目前,家庭对于大宝的教育,主要还是聚焦在性格品行、行为习惯和生活常识方面的教导,让他多享受这转瞬即逝的童年时光;只要家庭融洽,家庭成员各司其职,相信在两娃的育儿路上妈妈就不会陷入“孤立无助”的境地。当妈妈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生活上的困难挑战也会迎刃而解。

  让人喜闻乐见的是低龄育儿问题也逐渐被社会“看见”。近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一项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全市所有街(镇)至少应建有1个公建民营普惠托育机构。随着家中长辈年龄渐长,照顾婴幼儿也会越来越吃力,家附近能提供性价比较高的托育服务自然是件好事,我会关注普惠托育机构的开办资质、运维情况、师资质量、婴幼儿照顾细节等问题。

  外婆和娃都有点“焦虑”

  转眼间孩子4岁了,但是我(龙成柳)家的二孩计划迟迟没有提上日程。一岁前孩子都在我们身边,后来我们夫妻松口让娃的外婆把娃带回老家照顾。外婆外公带娃非常细心,所以我们从不担心他们照顾不好娃。比如外公带娃睡觉,因为担心娃踢被子,他一晚上要定好几个闹钟,每小时起来给娃盖一次被子。比如外婆白天一个人在家带娃,为了少上厕所,她甚至会很少喝水……一两岁的孩子时而咳嗽、偶尔磕碰,每天都在各种担心之下的外婆,在抱外孙的第二年得了焦虑症。

  从孩子两岁半起,外婆因为彻夜难眠、心慌等症状,开始在心理睡眠科就诊。在我的认知里,大概这就是“谁带谁废”。娃当然也有分离焦虑,一岁以后,他手上的安抚物就没断过。他有一张冰冰凉凉的被子,一岁半以后,无论天冷天热,一定要盖这张被子睡觉。睡觉时,他也一定要有一只公仔陪着。我们想过请一个育儿嫂,让外婆做“监工”,但抛开费用不谈,外婆拒绝家里有外人。

  如果在学龄前有好的托育,并且形成风气,我们会考虑再生一两个小朋友——到时我们就可以告诉外婆“大家都送,不送不行。”我有个深圳朋友,把1岁孩子放托育,我曾试探家人,但家中老人对此的回应是:“这是人干的事吗?他才那么小!”

  妈妈是“白+黑”超人

  作为一名晚上上班的报纸编辑,产假结束后,我(梁意聆)便开启了白天带娃、晚上上班的“超人”模式,勉强算是带娃工作两不误吧!11个月大的宝宝“小小一只”,精力倒是挺充沛——雷打不动早上7点准时起床,跟个小闹钟似的,不玩到“电量为0”,坚决不睡觉。很多时候,家长想哄娃睡觉,结果自己早已呼呼大睡,娃还在生龙活虎地玩耍。

  很多有娃家庭都经历过宝宝“充电五分钟,玩耍三小时”的超长待机模式,每当这个时刻特别想把娃送去托育机构。只可惜我们社区和街道目前没有比较好的机构,而一些距离较远的托育机构看起来环境不错、课程也较为丰富,价格普遍较贵,对于我们这样年轻的父母来说,负担较重。看了一圈,最终还是狠下心来,咬咬牙自己带!

  因为机构无法代替父母给予小孩子爱和陪伴。更何况小宝宝特别可爱,也特别好玩,每天只要你对着她笑,她也会看着你笑起来,像小天使一样,要是把她送去托育机构,实在是于心不忍!在带娃与工作之间寻找平衡点,对每一位回归职场的妈妈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无论娃是自己带还是以后不得不把娃送去托育机构,我都希望这份对孩子的爱不会被忙碌和烦恼冲淡!

  在小区“阿姨圈”遇到的坑和泪

  四年前,娃一岁,我(占豪剑)结束休假,回单位上班。新妈妈回归职场,我也面临最大的难题,娃谁来接手?老人过不来,孩子岁数太小,多数托育机构不收,私人机构又担心照顾不好……最后,只能找个住家阿姨“搭伙”带娃。但一个靠谱的住家阿姨,可遇不可求。

  从娃一岁到三岁,我可谓阅“姨”无数,正式上岗的也有三四个。有浓妆艳抹的、有放着娃在一边自己玩手机的、也有带娃一起玩手机的……当然,也遇到过带娃特别在行的。暂且不论阿姨的专业性,这些都可以慢慢磨合沟通。对我来说,最大的“黑洞”,大概是小区的“阿姨圈”。

  所谓“阿姨圈”,就是小区工作的阿姨们在遛娃聊天熟络后,形成的非正式小团体,甚至还建了微信群。在这个小团体内,她们会互相交流各家的情况,比如小孩好不好带、家长好不好相处,要做些什么、多少工资等。

  当时,我们小区有个阿姨,工作的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不仅给她开的工资高于市场价,家里还有一位专职做饭的阿姨,工作相对轻松。于是,她就成为我们小区“阿姨圈”里的“标杆”。她常会鼓动其他阿姨要求加工资,在攀比的氛围下,我家阿姨认为自己带娃经验丰富,先是要求加薪五百元,从市场价加到“标杆”阿姨的水平,我答应了。但没多久,她就要求新一轮“涨薪”,理由是又带孩子又做家务,工作量大。本着“强求没有幸福”的原则,我只能忍痛拒绝她的要求,又开始了找阿姨的循环。如果当时就有官方背书的托育机构,我就可以放心把孩子送去托育,关于找阿姨的那些心酸和无奈,大可不必体验。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二次创业”再出发 奋力谱写广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A10老人带娃还是托育服务?小编这样选 叶碧君、龙成柳、梁意聆、占豪剑2024-01-15 2 2024年01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