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跃浪争先向潮立,劲风激扬逐新程。
昨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2023年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
“施工图”振奋人心,“任务书”催人奋进!全市上下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全力以赴“二次创业”,奋力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一)
大块头要有大担当,经济大市要真正挑大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探路先行、勇挑大梁,广州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看战略定位——今年4月,总书记视察广东时赋予广州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的使命任务。“排头兵”就应当一马当先、探路先行,“领头羊”自然要走在前、闯在前,“火车头”意味着必须挑大梁、担重责。
看历史方位——广州正处于动力转换期、优势再造期、新一轮大发展酝酿期,再环顾四周,标兵渐远、追兵渐近,迫人形势鞭策广州必须锚定“进”的方向、付出“干”的努力,上下同欲、左右协同,才能迎来经济回升向好、越来越好的光明前景。
看发展地位——广州,是广东的广州、中国的广州,也是世界的广州。立足本土,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省会城市;放眼世界,广州迈向“中心型世界城市”建设步伐愈发坚定。舟大任重、马骏驰远。广州务必以己之“进”更好促进全国全省之“稳”,为全国全省多打“粮食”。
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一年来,全市上下顶压前进、加压奋进、大步迈进,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回升向好、长期向好,让“排头兵”身姿更挺拔、“领头羊”步伐更稳健、“火车头”动能更强劲。
这一年,广州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了奋进新征程的“广州站位”、推进了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广州实践”、迈出了走在前列的“广州步伐”。
这一年,拼搏的足迹、跃进的身影遍布羊城大地。面临发展整体承压、经济多重冲击、发展任务繁重、风险交织叠加等重大考验,广州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稳”的底盘更加坚实;改革开放创新动力活力进一步激活,“创”的劲头昂扬向上;“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融” 的趋势持续强化;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强”的功能持续优化……短期之“形”回升、长期之“势”向好、发展之“质”提升。“稳”的基础更牢固,“进”的动力更充沛。广州实干争先的步伐铿锵有力、知重奋进的信心决心坚定如磐。
(二)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写道:“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喷油。” 循着全会画出的“路线图”“施工图”,切实把广州的事办好,就要以“进”的姿态持续自我加压、自我鞭策,向最高的攀、照最好的干、跟最优的赛,以“十二个之进”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
强化“进”的动力。思所从来,知所将往。广州靠改革开放走过昨天,必然也要靠这个法宝成就今天、走向明天。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力推进南沙开发开放是广州肩负的重要使命、发展的重要机遇,必须以更创新的理念、更宏阔的视野去练好高质量发展“内功”、摘到“更高处的果子”。接下来,务必要加力推动南沙“跨越式发展”,坚持“一把手”工程不动摇;要做强大湾区核心引擎,推进软硬联通、加强科技产业合作;要推动交通枢纽向产业枢纽迈进,不断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要推进引领性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夯实“进”的基础。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表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往往是撬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广州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够优、新动能不够强、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不明显、顶天立地企业不够多等短板。找准病灶、对症下药。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突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以新质生产力之“进”、科技自立自强之“进”筑牢广州发展的“摩天大楼”。同时,增强海洋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力,提升海洋治理能力,激活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
拓宽“进”的空间。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新陈代谢、吐故纳新。广州存量资源丰富,实施城市更新潜力大、活力足。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城市功能布局有待优化、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有待提升等依然是广州当下亟待突破解决的重点难点。尤其是城中村改造,利益纠缠多、协调难度大,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尤为不易。未来,我们要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坚持“拆、治、兴”并举,围绕“钱从哪里来”“地要怎么做”“人到哪里去”“产业怎么办”精准制定实施各项政策,推动城中村改造取得实质性突破。
擦亮“进”的底色。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一座城市的幸福感来自哪里?若要将其具象化,宜居宜业、文化繁盛、民生改善至为关键。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快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扩大“含绿量”、提升“含金量”、降低“含碳量”;深入实施文化强市“八大行动”,打造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双高地;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动平安广州法治广州建设,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广州起笔美好生活蓝图,让高品质生活更加可观可感、触手可及,必将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
精神高度决定事业高度。干事创业,就要有“往前进一进”的姿态、“奋力跳一跳”的劲头,在保持“进”的姿态中提振精气神、打好“主动仗”。我们要——
提振跃升之志。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二次创业”再出发,必须高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旗帜,摒弃一切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惯性思维、摆脱一切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依赖、破除一切不符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狭隘观念,以归零重启心态“杀出一条血路”。
锤炼跃升之能。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能力有多大,有所作为的空间就有多大。对领导干部来说,着力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高质量发展能力、服务群众能力、防范化解风险能力等至关重要。每一位领导干部务必保持“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的主动性与紧迫感,主动投身应急处突“火线”、经济发展“一线”、矛盾纠纷“前线”摔打磨砺,着力解决“办法缺失症” 和“本领恐慌症”。
永葆跃升之姿。广州“二次创业”任务重、担子沉、责任大,必须持续推进作风大提升,不说“这不是我的事”,多说“这是我们的事”,少说“这不行”,多说“怎样行”,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必须讲效率、拼速度,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必须保持绣花般的耐心、涵养绣花般的细心、善用绣花般的巧心,以精湛的绣花功夫谋事干事。
砥砺跃升之行。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必须以时不我待、势不我待的紧迫感,竭尽全力地“拼”、分秒必争地“冲”、务求必成地“干”;必须完善激励机制、增强落实动力,让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放下包袱、撸起袖子、甩开膀子。
脚下,是欣欣向荣的热土;
前方,是关山万里的征途。
无畏风浪再出发,抖擞精神从头越。让我们以“排头兵”一马当先的闯劲、“领头羊”一往无前的干劲、“火车头”一日千里的冲劲,加快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为广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