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 促进广州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头号工程 头号力度 解码“百千万工程”的广州新“战法”

“百千万工程”开局年 广州下好“先手棋”

申卉

本文字数:4294

花都区的蓝莓产业园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摄

越秀区建设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推动传统批发市场转型。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摄

增城区白水寨吸引了很多游客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乔军伟 摄

从化米埗小镇观光列车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

  在广州,可以看见“一座城市的千面”。

  天河中央商务区亿元税收楼宇持续增加,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科学城拔节生长,白云站加速冲刺;广汽埃安新能源车53秒下线一辆,从番禺的智能工厂奔赴全球;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不舍昼夜,将“新广货”销往世界;极目四望,处处生机勃勃。从千年城脉所在地北京路到烟火气与人文感并重的永庆坊,从耕读传家的花都塱头古村到避暑胜地从化南平静修小镇,从壮美奇丽的增城白水仙瀑到气象万千的南沙海滨公园,同样游人如织,见证岁月静好。

  广州,一座既有繁华都市、传统街巷,也有广袤乡村的超大城市。当迈向高质量发展之时,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成为“二次创业”再出发必须面对的课题。

  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今年以来,广州坚持党建引领,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开局起步,拓展城市经济纵深,努力在实现城乡融合、区域协调上竖起标杆、打造样板。

  面对“百千万工程”,广州拿出新“战法”。如今,广州11个区、177个镇(街)和2822个行政村(社区),呈现出创先争优、奋力拼搏的新气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

  一区一策,不同赛道上创先进位

  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也正是“百千万工程”的“先手棋”,其关键在县域。县域强,则全省强。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基本单元,不止在细微处反映了区域经济的格局与亮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不过,对广州而言,辖内最后一个县——从化县,已在1994年撤县改市,后又改为从化区。因此,广州距离最近撤县已有近30年之久,要走出“百县千镇万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广州必须有新“战法”。

  “新”在何处?走进广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或许可以管窥当中的奥秘。在这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州全域地图与11个区的行政区划图。与普通地图最大的区别在于,各区地图上醒目地标注了“创先”“进位”等字样,因为在“百千万工程”中,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最为关键。每个区都按省的分类推进工作——6个区开展“创先”行动,5个区开展“进位”行动。

  一区一策,走特色路,也成为广州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最大亮点之一。当前,广州正推动越秀、海珠、荔湾、天河打造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黄埔、番禺、南沙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白云、花都、增城、从化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各区不搞同质化,而是各展所长、各显其能,共同形成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强大合力。

  越秀区是典型的广州老城区,如今走到了以疏解“量”的减法、赢得发展“质”的提升的新阶段,正聚焦“激活、优化、疏解”三大策略发力,以全域高质量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实落细。荔湾区一直是岭南文化核心的重要承载地,明确在北片打造最具岭南风情、广州特色的“老荔湾”;在南片建设担当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新荔湾”。

  广州还有从化、增城等7个涉农区,如何书写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同样是必答题。

  走进从化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蔚蓝的天空下,大片的水稻田勾勒出一片好“丰”景。这里曾一度丢荒严重,如今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土地全部被做成水田。扭转关键,正是从化区开展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从化也是全国唯一以县域为单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试点地区。通过整治,原本零散的小块农田被重新进行整合,荒废的耕地被利用起来,不仅新增水田约1500亩、新建生产路约20千米,也让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底气更足了。

  在增城白水寨附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许多矿坑。村民“靠山吃山”,以采石、运输等为生,造就了第一批“万元户”。然而,长期挖矿采石给派潭带来了“生态伤痕”。“2003年矿坑关闭后,因为风雨侵蚀和地质环境条件影响,矿坑周边易发生地面塌陷、边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派潭镇上九陂村党总支部书记潘振辉感叹。自2015年开始,增城引入森海集团等社会资本力量对废弃采石坑进行生态系统修复,依托温泉、废弃矿湖等自然资源,打造综合型旅游度假区。这样的变化,也让当地人真正感受到,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的。2023年1-11月,森林海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达120万人次,营业额约4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500余人,其中本地劳动力800多人。

  强镇美村,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乡镇是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广州突出把“镇”这个节点做强。今年8月,赛迪顾问发布“2023镇域经济500强暨西部50强”榜单,广东有81个建制镇入围,其中,广州拥有16个席位。

  为何要强调“镇”这个节点?这是因为“镇”的加强,有着承上启下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既能力促镇域经济发展,也能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有利于发挥城乡各自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把短板变成潜力板。为此,广州持续增强镇街综合服务功能,加快释放镇街连城带村的功能。抓好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培育7个典型镇。

  在南沙黄阁镇,通过不断听取村民声音、畅通基层服务最后一米,将服务送到村,甚至送到家。正是自助政务服务纵向延伸,提供全天候“不打烊”的政务服务新体验,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在花都花东镇,一个远郊小镇,却依托着毗邻白云国际机场的优势,打造航空物流产业,建设“空港重镇”。有人笑言,花东的“颜值”很高,不仅因为许多空姐空少住在这里,更因为随着新机场的不断发展扩容,让花东镇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乡镇面貌焕然一新。玉湖冷链、京东物流、GAMECO、新科宇航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落地,花东镇迅速完成从“郊区大镇”到“经济强镇”的转变。

  高质量发展能到什么高度,关键看“村”的短板补到什么程度。因此,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最细枝末节、也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对广州来说,从城中村到广袤乡村,都是其中的“重要节点”。

  为此,广州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在海珠,康鹭片区策划方案批复通过,新中轴海珠片区加快更新改造,重点推进4个旧村、8个旧城、20个旧厂改造项目。在荔湾,推进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全覆盖组建19个城中村“大党委”、53个经济社党支部,全面提升城中村治理水平。

  在乡村,广州深化美丽圩镇建设和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做好乡村布局、村庄建设、农房风貌规划,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城乡一体绿美提升工作,打造更有质感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走进广州从化良口镇的鸭洞河碧道,消失多年的珍稀植物——飞瀑草长势喜人。如今,这里还有一个新的响亮名字——生态设计小镇。这里也是良口坚持以绣花功夫打造的生态设计新乡村示范带。良口镇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常务副主任、塘尾村第一书记曾新颖告诉记者,当地吸引了84家生态设计企业进驻,建成全国首个生态设计产业集群。同时,通过引原生态水进村庄、农田、景区,推动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特色商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漫步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州花都炭步镇塱头古村,荷塘之畔,保存着完整的明清青砖建筑逾300座。古村中曲径通幽、书香氤氲,藏身古村的春阳台艺文中心、和春住民宿等新的建筑群,与古村彼此凝视、彼此相依,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百年古村通过“政府+企业+村集体”三方同频发力的合作模式,以古村文化振兴提升区域造血能力,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塱头范本”。

  全民参与,唤起“百千万”的“千百万”力量

  作为“头号工程”,“百千万工程”身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与每一个市民都息息相关,这不仅仅在于广州“县镇村”数量之庞大,更在于实施产业培育、城镇提能、和美乡村、城乡融合,目标就是为了增加老百姓收益、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为此,广州也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推动各类要素向“百千万工程”集聚。

  资金从哪来?广州创新财政和金融联动,加快构建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服务保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激活”种业基金、针对都市型农业推出“金米贷”“花卉贷”“荔枝贷”“水产养殖贷”等方式,为“百千万工程”提供精准、有力、有效的支持。

  土地如何“活”起来?深化推进从化区全国唯一县域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和增城区石滩镇省级试点,推动鳌头万亩良田等农用地整理示范项目建设。

  人才如何聚起来?做好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率先举办乡村CEO学堂,开展面向“三胞”的第二期培训;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新型智库建设,聘请顾益康教授、张启发院士等5名专家作为市指挥办顾问。

  聚焦“两个文明”,广州持续深入开展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着力解决环境面貌、文化生活、文旅产业、移风易俗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乡村家园更美丽、文化更惠民、产业更兴旺、新风育乡村,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努力写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盛的美丽乡村答卷。

  广州还调动各方力量,深入实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1673家企业与村成功结对1306对;推进建筑企业结对帮扶镇村,48家企业落实公益性帮扶项目101个;实施“双百行动”,推动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航海学院等高校与省内4县(市)结对。

  “综合体”的概念,在城市很常见,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商业综合体。而将“综合体”搬到乡村,又是怎样一番景象?位于从化的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给了我们答案。以国企带动社会资本的乡村振兴,综合体首开区龙潭旧墟风情街已于10月试营业,在这里,“沉睡”的闲置房屋资源被盘活,结婚小镇、亲子农场等重点项目落户运营,将全方位发展“吃、住、行、学、游、娱、购”方面新业态,构建国企和民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格局。这里还依托华南地区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项目将繁育奶牛数量从3600头扩容到6000头,融合农、文、旅、学四大产业,以长期、稳定、强大的产业支撑区域的全面、持续发展。

  当然,“百千万工程”开局良好、起势有力,是我们“二次创业”再出发的底气。不过,这项工程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目前,广州已确立“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任务。未来,这项“头号工程”更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政府正积极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城里人在家门口就能吃到新鲜的农产品,乡里人在家门口也能收到新潮的科技产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城里人在节假日可以去乡村旅游,既能享受绿水青山、地道美食和精品民宿,也能为乡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村民们在家乡安居乐业,看着村内道路变宽了、休憩场所变多了、人居环境变美了。

  正是这一幕幕的“双向奔赴”,让全民共同见证、共同参与,真正实现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 促进广州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A3“百千万工程”开局年 广州下好“先手棋” 申卉2023-12-17 2 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