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对春节最大的期待是不是“买新衫、戴新帽”?长大后,你对年味最深的感受是不是“买年花、逛集市”?过年,买年货、备年礼是街坊们的必备节目——丰富多样的年货采购,让大家感受到“过肥年”的丰收喜悦;凝聚情感的团聚礼品,让众人感受到“过大年”的浓厚情感。广州拥有众多商圈,如何发挥千年商都的优势,持续让过年消费旺上加旺、让市民游客买得开心、买得尽兴?商业从业者、观察人士、一线消费者一起群策群力。
统筹:何超、占豪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许晓芳
商业从业者
让特色“IP活动”成为网红打卡点
“过去,‘买买买’可以说是大家最期待的春节环节之一了。”作为见证了广州商业数十年发展的行业从业者,岭南商旅集团副总经理、广百股份董事长王晖谈起春节时称,“中国人讲究新年新气象,春节时各种穿戴用品都需要‘换’然一新,丰富的礼物也能让节庆团聚氛围进一步升温。”
据王晖观察,近年来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观念发生了变化,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逛逛逛’已经不再是‘为买而买’,而是放松心情,享受节日的喜庆氛围。”因此,他认为,要拉动消费,打造一个好的环境,营造节庆的热烈氛围很有必要。
根据广州的传统和实际情况,他认为,要点燃大家过年“买买买”的热情,花市、商业街消费场所的规划打造尤为重要,“更多加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让祥和欢乐的氛围和丰富的民俗活动成为消费者需求释放的重要刺激点。”他建议。
他呼吁,在消费环境打造方面,一方面作为重要消费载体的商业企业要尽力投入,通过推出各式有文化有创意有吸引力的商业“IP”引流;另一方面,无论是北京路、上下九或是天河路、珠江新城等商圈,有关部门单位也不妨推出更多具有区域特色“IP活动”,以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其中。“今年我们仍会和第三方文化机构合作,双方共创极具特色的祥龙IP美陈和周边产品,亮眼的创意设计将会变成一个爆红的打卡点。”王晖表示今年他们商场将继续推出有记忆点、有吸引力的节日消费“IP”。
“加码”发放民生消费券,增设纸质券
逛花市、赏花灯是广州人过年的传统习俗。“2023年春节期间,正佳广场曾联合国风顶流IP《唐宫夜宴》,举办了‘大唐千灯会’,复刻唐都东西市盛景。全场有上千盏花灯,超百场唐朝文化活动,在春节假期带领市民朋友‘穿越’回盛唐过大年。”正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萌透露,2024年春节将继续推出第二届千灯会,围绕“盛唐丝路”的主题元素,重现八方来朝、四海升平的盛唐气象,为广大市民祈福祝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人们聊起广州这座城市,总是绕不开美食。刚来广州时,我觉得这里的美食怎么这么棒啊,尤其是年夜饭特别丰盛,还很讲意头。”谢萌认为,春节作为消费旺季,离不开夜经济的助力。“吃、住、游、购、娱、体、展、演等多元消费场景,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消费选择。”谢萌认为,广州应进一步加快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以及文化消费模式,支持青年群体推动传统年味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支持旅游景区、商圈等开展春节节庆主题活动,助力广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此外,谢萌认为应该进一步释放消费券的能量场,“持续发放民生消费券,既增加老百姓收入,又拉动过年消费,真金白银给优惠,让老百姓都能领到过节消费大礼包。据数据分析,这种消费拉动力是倍数级的效果。”
因此,他建议由政府牵头,春节加码发放消费券,各区及市商贸行业、文旅行业的消费券接力式地发放,形成合力促进消费;精准发放,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让消费券发放到更有需要的人群手里,例如低收入家庭、独居老人等;普及性发放,惠及不会使用手机的人群,发放纸质版的消费券。
作为商业载体负责人,王晖表示,接下来的春节他们也将全力配合市民“买买买”的需求推出更大力度的优惠,让更多消费者全方位感受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魅力,让更多人感受到广州的烟火气。
一线消费者
动漫“IP”和广府老字号活动吸引年轻人“打卡”
“90后”小鹿是个“逛街达人”,“买买买”是她最大的乐趣之一。“最近我去了很多商场打卡,比如樱桃小丸子、迪士尼等动漫形象的‘IP’和广府特色老字号活动都很受欢迎。”
“一般有活动大家都会参加,像一些消费市集,相信大家去了后看到有喜欢的东西就会忍不住消费。”小鹿告诉记者,最近她就在一些市集上淘了很多喜欢的小玩意。她向记者如数家珍地展示:“这是我在一个创意市集上买到的手工工艺品,小小的一个几十块钱其实并不便宜,但我很喜欢,最后还是买了,毕竟能换来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她也表示,这类集市等限定活动最好能有规划和统筹。“如果每个区域都有特色活动就好了,不用人挤人都去打卡东山口或者北京路等热门地点。”
作为重度“剁手”爱好者,她表示做好宣传和运营也很关键。“比如现在受热捧的网红咖啡店,因为有自己的特色,一传十十传百会吸引很多人去打卡。所以,只要有内容,就能吸引消费者走出家门;只要消费内容丰富、质量好,购物环境舒适、体验好,相信大家都愿意为了愉悦的消费过程买单。”
商业观察者
让花市与商圈之间联动起来,买花之余也能购物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拥有丰富的商业资源和强大的消费力。在春节期间,如何发挥这一优势,让老百姓乐掏腰包,持续推动过年消费增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针对如何激活春节消费,天商创新院执行院长、中鸿隽德董事长钟朝晖认为,广州可以通过全城“一区一话题”,建立春节羊城消费热点矩阵。结合各区的特色文化,打造话题性极强的爆点场景。“例如,天河区具有岭南历史文化气息的猎德村可以策划春节主题的消费场景;黄埔区可以结合南海神庙波罗诞等打造市民及游客均可参与的活动;南沙区可以结合天后宫的旅游资源打造独特的祈福活动等。通过设立全市‘11+’话题活动,增加传播的引流力。”
要做增量,也要稳存量。如何扩大广州已有的春节消费“IP”活动辐射范围?钟朝晖重点关注了广州花市。“广州花市很有趁墟的感觉,能感受到人间烟火气。”钟朝晖回忆道,有一年,他们带着外地来的两家人一起去天河体育中心逛花市。几个小朋友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在熙熙攘攘的氛围里,每一种普通的食物都变得特别好吃。
他认为,例如西湖路花市可以把商圈联动起来,范围囊括北京路南北全段,东西向可连接中华广场及中山路沿线商圈、星寰国际商业中心及海珠广场商圈,把众多的消费元素嫁接到闻名遐迩的西湖路花市,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多元的消费内容;而天河体育中心花市可以联动天河路商圈各商业载体进行促销合作,让逛花市的人群可流动至各购物场所实现多次消费。
此外,钟朝晖还建议,可推出普惠型的春节消费券。联合各大线上平台共同参与发放,发动商圈载体组织商户提供更多的消费优惠权益,联动消费券,形成“消费券+优惠权益”的刺激消费组合,让消费券普惠更多的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席、第一商业网董事长黄华军则表示,“我认为消费券的发放不仅仅是加大力度的问题,关键是一定要发到点子上,不能简单地一发了之,一定要真正做到有实效。”他举例称,今年他在换车几个月之后才接到有关部门的提醒,称在有关平台上交易可以享受相关优惠,“如能够提前做好通知和调度,相信能产生更好的拉动效应。”
此外,钟朝晖认为,广州的夜间经济也大有可为,他建议要鼓励夜间消费场所加大春节期间的促销力度,延长夜间消费时长,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与艺术展览,并通过引入声光电元素构建多个网红打卡点。根据各区特色打造多个夜间文化市集,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元的消费体验。
对于夜经济,黄华军则强调,无论是广州各区还是街道,都应该因地制宜将有关的活动和政策贯彻执行到位,并呼吁有关部门通过放松限制、延长夜间营业时间等举措激发消费主体活力。
买新裤新鞋
过年要除旧迎新,一身行头都要换新,寓意新一年新开始都要“身光颈靓”。其中,“裤”与“富”在粤语中同音,新年买新裤成为很多广东人的首选。
买年货
挥春、灯笼、利是封;海味、盆菜,利是糖……每逢春节,“年货街”就成为广州年味最浓的地方之一。
“老广”爱买啥
数码电器类:大屏幕电视机、平板电脑、热水器、暖风机
礼品类:珠宝镶嵌、足金首饰、奢华名表等
装饰用品类:对联、窗花、灯笼、利是封等
休闲食品类:果仁、核桃、糖、瓜子、花生等
应节食品类:油角、鸡仔饼、炒米饼、腊肠、马蹄糕、煎堆等
鲜花、盆栽:四世同堂、蝴蝶兰、猪笼草等
“笋嘢”哪里买
专业市场——GO
干货海味:一德路海味街
鲜花:广州岭南花卉批发市场
水果、副食品:江南果菜批发市场
海鲜河鲜:黄沙水产交易市场
服装:白马服装批发市场
商场商圈——GO
北京路商圈:广百百货、北京路步行街、动漫星城、五月花广场
天河路商圈:天河城、正佳广场、天环广场、太古汇
环市东商圈:丽柏广场、广州友谊商店
江南西商圈:江南西老街、富力海珠城、江南新地
上下九商圈:上下九步行街、西城都荟
2023年春节期间
北京路步行街累计客流340万人次,同比增长36.7%,实现营业额3.45亿元,同比增长19.4%;
天河路商圈人流量高达1189.1万人次,日均流量环比元旦假期上升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