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博览周刊·诗意

博物馆热度不断攀升 “博物馆学”如何创新

在一家博物馆看到各家的特色文物?

卜松竹

本文字数:2454

广东省博物馆 @视觉中国 供图

广州博物馆举办的活动现场(摄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俊杰)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度的不断攀升,博物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博物馆学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如何发挥博物馆平台、资源优势,促进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如何认识“博物馆热”,解决博物馆“一票难求”等问题?

  11月25日,首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在广州圆满落幕,会议期间举行了“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授牌仪式,并开设“博物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革命文物主题陈列展览”“考古成果的博物馆转化传播与遗址博物馆建设”“博物馆如何应对公共文化服务新挑战”四个平行论坛,紧扣时代脉搏、回应社会关切、聚焦现实问题、面向未来发展。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见习记者 陆漪蔚

  11月24日,在首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开幕式上,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这是第一个以粤港澳大湾区命名的博物馆联盟。它是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建立的区域性博物馆协作机制,面向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的博物馆及相关机构开放。联盟首批发起单位共24家,包括: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美术馆、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艺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澳门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深圳博物馆、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珠海博物馆、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惠州市博物馆、东莞市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中山市博物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江门市博物馆、肇庆市博物馆,涵盖了区域内入馆人数最高、藏量最丰、珍贵藏品最多等在内的众多“顶流”博物馆。

  新选择 博物馆主动“联手出击”

  记者发现,随着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与需求不断提升,“联手出击”,组建联盟正迅速成为众多博物馆的主动选择。不只是跨城市、跨地区的博物馆才热衷“联盟”,同一城市内的博物馆也积极携手合作。

  在广州,城区东部辛亥革命纪念馆和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多家博物馆也在酝酿成立类似“双岛博物馆联盟”的合作机制。

  从各个博物馆联盟的发展目标来看,主要都集中在人员交流、学术研究、文物保护、展示传播、活动策划、文创开发、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从而更好地推动特色文物资源、重大考古成果、优秀文化遗产等的研究、保护、展示和推广。广东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肖海明提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平台,未来将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馆长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文博人才培训计划、展览交流和研学合作计划、信息资源共享共建计划等。

  肖海明表示,之前粤港澳三地合作的多个重量级大展,如“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三城记——明清时期的粤港澳湾区与丝绸外销”“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等,都收获不俗。现在各方也希望能够依托各自优势,将这些展览推送到国际上,这就体现了“联手”带来的放大效应。

  当然,联盟化的运作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比如联盟成员之间因为藏品、馆舍、所处区域、行政级别、经济能力等的不同,展览、文创等相关文博产品可能难以实现均衡匹配。还有,作为联盟成员的义务与各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求之间会否矛盾?这些问题可能都需要在实际的运行当中得到检验。

  博物馆联盟带来的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资源联通,增厚运作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将来,你可能在一家博物馆看到各家博物馆的特色文物,也会看到多家博物馆的特色联展,甚至还能在一条研学线路上串起多家博物馆……这可能正是“博物馆联盟”的贡献。

  新技术 数智技术正在改变博物馆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尤其在节假日,各大博物馆“一票难求”,成为需要破解的关键问题。

  “数智技术的创新应用,正在改变博物馆的管理方式,让文博行业的运营能力逐渐提升。”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王志强分享了吉林智慧博物馆建设的经验。通过数智技术预判和实时监控预约、入馆人流量,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能够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效率。

  此外,面对数量庞大的馆外观众,许多博物馆开发了线上服务平台,让观众能够“云观展”。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了系列数字产品、虚拟展览,副馆长步雁表示,“公众能够足不出户地参观展览、听讲解、体验游戏。”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则认为,“可能还有很多人进不了博物馆,但希望观众可以先通过‘云游’了解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认为,目前许多博物馆已经突破了“数实融合”的第一阶段,即对展品和展览等进行简单的数字化处理,进入了“虚拟展览”的第二阶段。而未来的第三阶段,将会是互联网、5G、云计算、数据资源、数字人文等数字化要素与实体展览的融合。但数字化技术无论在实感体验和心理层面上,现在看都无法完全替代实体展览,“博物馆展览的原点,还是要回到内容、主题、实物和空间”,蔡琴表示。

  新需求 更多博物馆提供分众化服务

  如今,观众在博物馆关注的不仅仅是展览内容本身,还有数字化沉浸式体验、文创和教育活动,甚至是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认为,博物馆需要实现以下转变,“一是展览形态,从被动到主动,从旁观到参与,从接受到创造;二是文创形态,从产品服务到商店、再到文化消费场景;三是教育形态,从课堂到场域;四是服务形态,从排斥到包容。”未来,观众在博物馆除了看展览,还应该能够参与展览内容创作,有更丰富的互动沉浸体验,有更多样的文化产品选择。

  越来越多的公众将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生活的空间,对于博物馆的认知也越来越提升。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长徐天进说,博物馆就像盛满了文化、精神“美食”的粮库,但“粮库不等于餐馆”,博物馆人不仅要熟悉各类“食材”,还要掌握不同的“料理技术”,更需要了解“食客”跟同行的评价。

  不同类型观众有不同的参观需求,越来越多博物馆致力于为观众提供符合群体特点和喜好的分众化服务。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王溪认为,博物馆应针对知识普及、深度学习、专业研究等不同的观众需求,为观众提供分众化、特色化的讲解内容。如苏州博物馆今年推出的“老年友好博物馆”服务项目,便备受好评。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博览周刊·诗意 A15在一家博物馆看到各家的特色文物? 卜松竹2023-11-27 2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