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聚焦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6届年会·高端访谈

澳门日报社长陆波:

讲好“门”内事 开窗看湾区

杨朝露

本文字数:2632

澳门日报社长陆波

  西起黑沙环马路,东接渔翁街,这条全长790米的慕拉士大马路是通往澳门半岛东北部工业区的主干道。沿着道路继续往前走,来到慕拉士大马路218号。正是这栋不起眼的建筑里,《澳门日报》社坐落于此。创刊于1958年的《澳门日报》,历经半个多世纪,见证了澳门65年来的风风雨雨,目前是澳门地区销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中文报纸。

  11月26日至28日,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6届年会即将在广州举行。动身来穗之前,澳门日报社长陆波接受了广州日报专访。从记者、编辑到社长,采编出身的陆波从未停止对“做新闻”的执着,从业数十载他与《澳门日报》相伴,一道感知时代跳动的脉搏。在访谈期间,他讲述《澳门日报》一个甲子的峥嵘岁月,讲述“澳报澳办”背后的拳拳爱国之情,也讲述时代浪潮汹涌而来纸媒的坚守与革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朝露

  图/受访者提供

  谈办报理念:立足本地,讲好澳门人关心的故事

  如果想讲《澳门日报》的故事,可能要把时针再往回拨,追溯到1950年,让故事的开端来到一份澳门本地的旬刊——《新园地》。

  “新中国成立后,澳门有一批开明人士想传播国家的发展和建设,1950年他们创办了《新园地》,《澳门日报》就是在这个小刊物的基础上发展成今天的模样。”陆波讲述《澳门日报》的成长历史,1955年9月,《新园地》改为周刊。而在1958年8月15日,《新园地》正式更名为《澳门日报》。

  《澳门日报》创办伊始,结构整体为“先国际报道、后内地报道,最后才是澳门本地新闻报道”。彼时《澳门日报》发行量约居于澳门本地中游。真正让《澳门日报》坚定办报方针和影响力大增的拐点,是在1966年12月3日前后发生的“一二·三”事件,这是澳门同胞反抗殖民统治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当时《澳门日报》为了记录真相第一时间出现,甚至在冲突现场的《澳门日报》记者都被拘捕。事后,《澳门日报》坚持为澳门同胞发声,一时声名鹊起,一跃成为当时澳门地区销量最大的报纸。

  “这个事件让《澳门日报》意识到,读者最关心的是身边发生的新闻,也让《澳门日报》开始转变办报理念。立足澳门,服务民众,实事求是地报道祖国各方面的成就和变化。只有坚持‘澳报澳办’才能让新闻真正走进民众的心里,成为受欢迎的报纸。”在陆波看来,媒体的教导作用并非要经由说教性的语言才能传达,“引导读者思想”与“关注读者喜好”并不矛盾。在访谈中,陆波多次告诉记者《澳门日报》的办报理念就是要“立足本地,讲好本地故事,讲好澳门人关注的新闻”。

  如今翻开《澳门日报》,此等理念贯穿始终延续至今。讲述本地故事的“澳闻”版独具特色,采用大量的彩色图片增强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图文并茂记录澳门本地民生趣事,传达粤港澳三地深化互联互通的进展,桩桩件件与澳门民众息息相关。

  谈报纸革新:读者在,报纸的影响力就在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新媒体为代表的时代变革浪潮中,传统媒体何去何从,又如何在转型与坚守中探寻平衡?

  《澳门日报》也曾有过转型迷茫期。“做媒体最怕吸引不到读者,虽然媒介的形式在变化,内核是不变的,就是用内容留住读者。”带着这种理念,《澳门日报》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纸质办公转向网络办公,迈向迎合时代潮流的第一步。为了更好了解媒体融合的进展,《澳门日报》也多次前往海外学习,并到内地交流经验。

  20世纪90年代中期,《澳门日报》推出电子报,21世纪初《澳门日报》推出了手机报,后布局客户端、微博等。“新媒体可以带来即时性的信息,我们为读者推送的即时信息都是贴近民生的内容,有很强的服务性,因此我们的手机报和客户端目前仍具有强大的黏性。”在陆波看来,融合既要探索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又要坚持报道民众关心的故事。只要读者在,报纸的影响力就在。

  除了坚持报道贴近民生,《澳门日报》还将公益与读者链接起来,自1984年起举办“公益金百万行”活动,倡导公众参与公益步行,并将所筹得善款用于澳门全社会的扶危济贫、关爱老幼、助学育人等。“每年12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我们都会举行活动,每届活动都有将近澳门总人口十分之一的民众参与其中,今年活动将迎来第四十届。”陆波告诉记者,这项公益活动不仅将《澳门日报》的名声进一步打响,还将报纸与社会紧密相连,真正走进群众当中,实现与社会的同频共振。

  谈媒体责任:当好澳门民众了解内地的一扇窗

  提及《澳门日报》,副刊一定是无法绕开的话题。副刊除了介绍社会生活,还用浓重的笔墨讲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当代文学,也时常刊登介绍中国传统习俗的文章。众多副刊中,每日与读者见面的《新园地》副刊更是让中华文明的传承在《澳门日报》绵延至今。

  翻开《澳门日报》副刊《新园地》,“笔雯集”是笔名“冬春轩”的作者每日刊载文章的专栏。多年来,翻开报纸右上角看“冬春轩”的文章,已成为读者与他无言的约定。

  陆波告诉记者,“冬春轩”出生在内地,年轻时走遍东南亚,后来到澳门生活至今。如今97岁高龄的“冬春轩”依旧坚持写作,每天一篇短文引经据典,肩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担,使《新园地》成为《澳门日报》最受欢迎的副刊,也收获了不少年轻读者。而后,“冬春轩”的文章被收录成册,出版后曾在澳门风行一时。

  这些年来,陆波经常到访内地,他关心内地的发展,关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在不断探索“一国两制”下媒体如何发挥建设性作用。如今,《澳门日报》在广州、珠海等设有办事处,并在北京、上海、成都等设立了特约记者站。一直以来,《澳门日报》不断向澳门民众介绍内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为澳门民众了解内地生活、认同中华文明打开了一扇窗。

  对话大咖

  谈办报理念——

  我们实事求是报道祖国的发展和成就,立足本地,坚持“澳报澳办”,让报纸与澳门社会、澳门民众紧密相连。

  谈媒体发展——

  传统媒体在时代浪潮中要敢于革新,寻找到坚守与转型的平衡,内地的转型经验非常值得学习。

  谈文化传承——

  传承中华文明是中文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需要世界中文媒体共同携手,通力合作。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聚焦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6届年会·高端访谈 A5讲好“门”内事 开窗看湾区 杨朝露2023-11-24 2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