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要闻

让眩晕患者看病不再“来回跑”

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探索解决方案

徐依励

本文字数:2121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何旭鹏)当出现眩晕时,看病究竟该挂什么科?这或许是不少患者的困惑。眩晕发病率高但病因复杂,往往涉及神经科、耳鼻喉科等多学科领域,患者常需要在各个科室反复奔波。

  近日,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暨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前庭与平衡康复分会及广东省医院协会眩晕中心建设与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在广州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外多位知名学者对眩晕中心建设、前庭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技术等新进展进行分享。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前庭与平衡康复分会会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东院”)执行院长黄海威教授指出,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患者病痛,相关学科逐渐融合形成了前庭医学这个新的学科,让接受过前庭医学训练的有关专科的医生都有能力去接诊眩晕患者,避免患者在各个专科间辗转求医。

  面对误诊、漏诊,前庭医学学科建设势在必行

  “眩晕涉及的学科太多,没做完全面评估前你永远不知道该看哪个专科。”黄海威说。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有25%的急诊患者主要表现为眩晕,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40%,除发病率高以外,眩晕还往往反复发作,久难治愈。

  “因为前庭功能评价不充分而导致误诊、漏诊的情况并不在少数。”黄海威教授向记者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近期,中山一院东院眩晕中心接诊了一名反复头晕多年的老年患者,老人还有高血压、冠心病,颅内存在局部病灶,每次发作都被认为是缺血造成的。以前打几天点滴会逐渐好转,但近年来发作越来越频繁,即便眩晕程度不严重,走路也很不稳当。“因为害怕摔跤,甚至都不敢自己一个人出门。”老人无奈地说。多年来,老人一直在当地的神经内科按照后循环缺血治疗,但经眩晕中心的详细评估后,发现老人其实合并有梅尼埃病,并且已经出现明显的听力下降和单侧前庭功能减退,这才是他出现平衡障碍的最主要原因。

  黄海威指出,前庭医学属于综合性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可以说是根据临床需求在多学科的碰撞融合中逐渐产生的新学科、新领域。其研究范围是以眩晕、头晕、不稳为主要症状的所有疾病以及与前庭疾病相关的所有医疗保健活动。多学科合作是当前及未来前庭医学顺利实践的关键,也是前庭医学学科发展的新理念之一。同时,也要求医师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和专业态度,练就这一“额外能力”。

  对前庭功能的关注和干预应该覆盖全生命周期

  “今年我们创新性地提出针对前庭功能‘全生命周期’评估与管理的概念,即对前庭功能的关注和干预应该遍及全生命周期。”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孩子前庭功能的发育与早期的智力开发密切相关。前庭功能是一种多感整合系统,如果存在功能障碍,对孩子的专注度、运动能力、执行力、智力等都可能存在影响。

  对于孩子而言,如果出现总是站久了头晕、反复头晕头痛、无法坚持认真听完一节课、总是时不时要趴桌子、走路不平衡等,则需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黄海威教授指出,针对孩童的前庭功能评价和训练体系正在进行探索和开发,未来这方面也会有更多的研究。

  黄海威教授介绍,前庭与脑发育、前庭与老年人的认知是本次大会的重点,要注重孩子前庭功能的早期开发与老年人的前庭功能的养护,把前庭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功能康复相结合。“老年人需要特别关注两点,一是是否能正常地进行户外活动,二是认知功能,而这两点都与‘前庭’相关。”前庭功能会影响老年人的认知、情感、运动能力、社交能力等。“不要认为老人家年纪大了走路不稳、头晕、不想出门等是正常衰老的状态,其实可能是前庭存在问题。”

  对于普通成年人而言,如果出现突发的眩晕等前庭异常症状,还是要及时就医,判断是良性眩晕(如耳石症)还是恶性眩晕(如急性脑梗塞),由医生给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眩晕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眩晕患者解决问题

  2018年3月,中山一院东院成立院内眩晕中心,目前国内多地都在探索眩晕中心的建设。“从中心运营至今,每年约有6000多位因眩晕来就诊的患者,约1500人因为眩晕住院。”据黄海威教授介绍,其中有不少都是来自外地的患者。

  “在国庆过后我们就接诊了一位来自甘肃的患者王大爷,他在节日后突发眩晕,一睁眼就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按前庭神经炎治疗后眩晕有所改善,但后来又出现走路不稳、一下床就头晕的症状,来到我们这里后才发现他其实同时患有3种疾病。”根据诊断结果,医疗团队对王大爷进行针对性的前庭康复训练及耳石复位治疗,随后,他的头晕得到改善,步行速度也有所提高。

  “眩晕中心的优势就在于可以一站式完善检查,并且能够凝聚相关专科的力量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解决问题。”通过眩晕综合诊疗系统及前庭平衡康复训练仪,形成从治疗到康复的闭环,不仅让病患在医院治好病,同时还解决了病患出院后的健康康复管理。“可以看到,基层很多医院在前庭功能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能力还有欠缺,也希望借助眩晕中心这一平台,推广更多诊断诊疗技术,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黄海威教授说。

  据悉,此次大会还分享了目前前庭医学诊断及康复领域的最新技术,包括高阶扫视、扭转性眼动的评价、动态视敏度和凝视稳定性测试、虚拟现实在前庭康复领域的应用等。在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技术、人机互动可穿戴设备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都将推动前庭医学领域的技术革新及诊疗进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要闻 A10让眩晕患者看病不再“来回跑” 徐依励2023-11-22 2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