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
百名记者蹲点社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在刚刚落幕不久的广州市增城区首届村歌大赛上,来自增江街四丰村的村民深情演唱了自己村的村歌,斩获大赛银奖。与获奖相比,更让人欣喜的是:一个困扰着村里多年的矛盾,竟然通过一首村歌得到化解。
四丰村地处广汕公路旁,村落依山而建,山岭绵延,树木葱郁,以出产桂味荔枝闻名,有数百年历史。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耀坚告诉记者,2019年,四丰村全面接入市政自来水,改写了村民吃水库水的历史。这本是件好事,但由于水费问题,有些村民不肯安装市政自来水水表,导致全村水表无法整体移交市政供水公司管理,一拖五年,成了村里“头号”难题。
为不影响大多数村民用水,自来水公司只好在村里安装一个总水表,四丰村村委一直为全村村民垫付大部分水费,“过去水库水价格为1元/立方米,现在自来水价格为2.6元/立方米,村民只看到水价贵了,看不到全新自来水管网带来的水质提升、‘跑漏’损耗大幅减少,杜绝了偷水情况发生等好处。”陈耀坚说,为了争取村民理解,推动问题解决,村里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一直不明显。
“2022年,村里每月要为全村近1600户村民垫付水费约12万元,一年支出约144万元的集体收入。过去5年,一直是村里为全村人吃水‘买单’。村集体的钱也是村民的钱,影响的是村民们的集体分红!”增江街派驻村负责人邓杨军说。
然而,谁也想不到,这个大难题竟然被一首村歌破解了。今年9月,增城区村歌大赛开启,100多名热心村民踊跃报名,开展紧张排练。陈耀坚说,村民白天要打工或忙农活,只能晚上排练,经常排练到深夜12点,在排练间隙,村委工作人员与村民们拉起了家常,“说到自来水问题,我们详细解释了其中利弊,并坦诚表达了村里的难处,为数不多的村集体资金,都为村民垫付了水费,既不能发放集体分红,也不能谋划发展项目,十分可惜。”
经历一次次村歌“夜谈”后,参加排练的不少村民理解了其中的道理,带头做通自己家人和邻居的思想工作,近两个月以来,在党员干部和村歌志愿队带领下,村民纷纷办理自来水水表入户手续。今年11月,拖了5年的难题在短短两个月内得到圆满解决,全村水表全部入户,并整体移交给市政供水公司管理,水费由村民用户自行承担。
问题得到解决,最高兴的当属邓杨军。在他看来,此次不仅保障了村民的集体利益,更让他找到了化解基层纠纷的新思路,“村歌排练创造的‘夜谈’机会,让村委人员与村民面对面唠家常,推动难题解决。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利用好村歌志愿队平台,搭建‘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共谋四丰村新发展。”
陈耀坚表示,难题解决了,全村上下将腾出更多精力谋划发展,正计划打造一座荔枝贸易市场,把村里的桂味荔枝品牌打响。
本系列报道设立读者反馈邮箱(地址:gzzh100@126.com),欢迎提供线索和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