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卡斯、杜娟
11月17日至18日,以“气候金融 美好世界”为主题的2023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在广州南沙新区举办,来自政府部门、金融企业、研究机构的代表,围绕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展开探讨,为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改革创新贡献智慧。
“气候变化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灾难性挑战,2023年不仅是北京出现有记录以来连续3天最高温度超过40℃的极端天气,全球都是极端天气频发。”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表示。
潘家华围绕《巴黎协定》第14条要求缔约方定期盘点协定的执行情况以评估长期目标进展(即“全球盘点”)进行阐述。他表示,2023年要进行全球第一次盘点,目标是控制温升幅度,限制在1.5℃内。按照该目标,相对于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到2030年减少48%,到2035年减少65%,到2040年减少80%,到2050年减少99%。而在相应的资金流方面,潘家华表示,与巴黎协定目标一致,需要数以万亿美元资金支持,来源既包括国际的、国内的,也包括公共的、私营的。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易志坚表示:“全球沙漠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我国沙化土地面积约170万平方公里,即使只改造1%,也将新增大量可利用土地。”
2008年,易志坚在研究颗粒物质力学的过程中发现,颗粒物质从离散状态向流变状态、固体状态转换,依靠的是一种万向约束关系。“当时我就联想到,土壤和沙子之间的区别就是有没有这种约束关系。”易志坚说,“沙漠也是可以土壤化的,一盘散沙可以变成‘泥土’。”
易志坚介绍,从2016年起至今,“沙漠土壤化”技术在多种严酷自然条件下进行实地试验。在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川若尔盖修复沙化草原、西沙岛礁、厦门海滩、西藏拉萨市郊沙化带、重庆石漠化地、中东沙漠、撒哈拉沙漠中石油尼日尔油田基地等3万多亩不同条件的沙漠沙地上,“沙漠土壤化”技术生态恢复和农业种植试验都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