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改编自余华原著、曾入围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国产电影《河边的错误》热映,催生一个独特现象:影片放映结束,观众迟迟不愿离开,执意等待字幕结束是否会有“彩蛋”。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有人直呼“后劲十足”,观影结束迫不及待展开复盘,抠细节、找线索,“讨论欲望”高涨,甚至看原著“找答案”。也有人觉得太文艺、太晦涩、看不懂。
一边是吐槽,一边是沉浸在解谜乐趣中,这部“90后”导演魏书钧拍的悬疑片,到底怎么样?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岸
看后“抠细节” 观众甚至想买原著看一看
这部电影的观众评论,呈现两极态度。不喜欢的观众直言看得云里雾里,“很难懂,到底想表达什么?”“前面还行,后面看得一头雾水。”
喜欢的观众则认为,电影意蕴丰富充满哲思,感受到了别样的观影体验。
网友“虫虫”说,“电影最大的特点是阴郁冷静、没有多余的解释,却留下很多留白解读空间,各种细节就如河水一样缓缓流淌,好像是一个陆离的梦,通过梦境展示每一个角色的秘密。这次观影体验前所未有。”
而更多的观众则在观影结束后依然“停不下来”, 片子放完了,观众意犹未尽,迟迟不愿离场等“彩蛋”;影迷小宝观影后与同伴疯狂探讨,“一直在‘抠细节’,甚至想下单买原著来看,就是迫不及待想理清破案的脉络,知道到底谁是凶手?马哲最后怎么样了?”
原著难改编 导演努力做到“比小说更生活化”
然而,小说里也没有答案。《河边的错误》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是余华的先锋作品之一,讲述在神秘的河边,一位老人被杀,刑警队长马哲负责侦查此案。证据表明,镇上的“疯子”是凶手,然而到了最后,马哲却成了人们眼中的疯子。小说并未回答“谁是凶手”“动机何在”“过程怎样”等问题。
业内公认这是一部极难影视化的作品,而1991年出生的魏书钧却挑战了。在他之前,包括张艺谋在内的多位导演都曾动过改编的念头。余华曾表示,之前张艺谋想把《河边的错误》拍成惊悚片,写了一版剧本,总觉得不行,不知怎么把这个故事通过电影的方式讲好。也因此,这部小说被业内认为改编难度极大。
魏书钧采取的策略,是既保留了小说原有的气质,又把小说里的人物做得更实,补充更为完整的故事背景和逻辑链条,给这个“虚无缥缈”的故事注入更多真实的、生活化的力量,增加了剧情的可看性。
例如,刑警队长马哲在原著小说中形象比较模糊。在片中却是活生生的主角:一边被连环案件压得喘不过气,一边要面对家庭的矛盾与压力,他的内心几乎被击垮。电影里,马哲沧桑的面孔下有无助,有脆弱,却始终执着于找到自己心中的真相。另一方面,他与妻子之间的相处,这些小说里没有临摹的细节,对影片也起到很好的补充。
魏书钧表示,在改编时,自己曾试图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后来他认为,对小说的感受更为重要。经过很长时间思考,他最终放弃了侦探类型片模式,而是以拍一部“不要理解,要去感受”的电影的心态来创作。
《河边的错误》全程以16毫米的胶片拍摄,为影片赋予了一种复古式基调。魏书钧作为一个“90后”,却在影片里精准地捕捉到当时小镇的生活质感。
剧院式的电影院、家具、毛衣,都充满了年代特色,让不少观众很“入戏”。观众刘女士看完后对剧中人物的穿着“研究”了好久,“太有我们那个年代的感觉了,尤其那些毛衣,好看,亲切!”
五部作品四次入围戛纳,魏书钧这位“90后”导演被视为新一代青年导演的佼佼者,展现出其驾驭不同题材的能力。对于这部悬疑小说,魏书钧拍出了他独有的风格:既有悬疑片的刺激,又不完全照着商业片的套路走。留足想象和解读空间,令观众体会解谜的快感。
悬疑烧脑电影 话题十足,满足推理乐趣和社交需求
近年来,悬疑电影成为国产影片的热门题材,这些电影设置重重悬念,引发观众好奇,抠细节、找线索,映后也依然吸引观众在蛛丝马迹中寻找未知的真相。
正在上映的《拯救嫌疑人》由张末执导,张小斐、李鸿其领衔主演,电影层层反转把悬念一直保留到了最后。很多人不明真相却在网上肆意发言,可能会伤害到很多无辜的人,片中提出的这个社会现实话题也引发热议。另一部正在上映的《一个和四个》也是悬疑题材,该片由侯克明担任总监制,万玛才旦监制,久美成列执导,金巴和王铮领衔主演,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某一天,暴风雪即将降临青藏高原某原始林场,护林员卷进了一起警察追击盗猎分子的案件中的故事。
在此之前的《消失的她》,剧情层层反转,抽丝剥茧,把观众牢牢吸住。此外,两性情感、反诈反赌等延伸话题也吸引了一大波流量,使之成为现象级电影。
接下来,还有一波悬疑题材新片在路上。包括11月11日上映的《追缉》、11月25日上映的《涉过愤怒的海》等。
对于悬疑烧脑电影引发热议,影迷戴女士表示乐见。最近她刚看完《第八个嫌疑人》《最后的真相》,“后劲都挺足的,忍不住与朋友讨论了好几天,比如,《第八个嫌疑人》里兄弟俩回国后到底是如何生活的?《最后的真相》里金喜妹和老马之间又是如何一步步产生真爱的?这些答案我都很感兴趣。”
在她看来,电影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娱乐方式。尤其是悬疑题材,话题性十足。“这类电影不仅好看、刺激,满足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推理的乐趣,还能让年轻人一看完就有话题可聊,这也是为什么这类电影受欢迎的原因吧。”戴女士说。
对于观众对《河边的错误》不同的解读,余华在电影相关活动上表示尊重,“电影给每个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解读的权利也交给观众。希望大家丢掉过去的经验和习惯带着空白之心去欣赏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