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中谱写广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从1到∞:“到黄埔去”有无限可能

何瑞琪

本文字数:3136

18个月实现从无到有,粤芯的建设速度就是“黄埔速度”。

  数说“五年大变化”

  黄埔答卷·(下)

  “到黄埔去!” 5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一语“出圈”,逐步形成现象级的区域IP。从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出发,都可以奔赴黄埔这“1”个目的地,燃起干事创业的激情,演绎“∞”可能性。

  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极速发展的时代,“湾顶明珠”“黄埔速度”“开发区精神”“铁军精神”……众多富有辨识度的话语,成为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的“流量入口”,也浓缩了这里“五年大变化”中最鲜明的特征、最蓬勃的朝气、最富吸引力之所在。                                  文、图/何瑞琪

  “湾顶明珠”  “湾区人设”见证引资“强磁力”

  随着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这个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站在世界瞩目的聚光灯下。当各地百舸争流纷纷擦亮“显示度”,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提炼出四个字,打造出标志性的品牌符号。

  “湾顶明珠”,从此熠熠生辉。

  这四个字,既清晰定位区位优势,又高度浓缩竞争实力。一方面,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顶部,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在此以“人”字顶点交汇,是为“湾顶”;另一方面,作为广州市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这里正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故称之“明珠”。

  5年来,“湾顶明珠”光芒璀璨夺目,在粤港澳大湾区承担起率先改革的重任——

  2018年,中新广州知识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个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

  2021年,获批创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

  2022年,广州开发区39条营商环境创新举措获全省推广……

  铸造万亿制造“新支柱”、勇攀战略科技力量“新高峰”、架起国际合作“新桥梁”,这里为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湾顶明珠”以足够分量的实力,以朗朗上口的表达,渐渐被援引新闻报道里,见诸公开活动中,在企业界、创投圈、朋友圈里口口相传,变成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湾区人设”,将全区的综合优势转化为招商引资的“强磁力”,号召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到湾区去、到黄埔去!

  外资吸引力,是观察地区经济活力的窗口,也见证了“湾顶明珠”吸引力的增长史。

  5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实际利用外资从148.7亿元增长到193.8亿元,排名全国经开区第一,也对广州乃至广东的吸收外资水平起到了“强支撑”作用——2022年,该区实际利用外资193.8亿美元,同比上升10.91%,占全省十分之一,全市三分之一。

  一个个外商投资项目通过黄埔、落户大湾区,GE生物科技园、乐金显示、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康方生物……它们不仅受“老主顾”青睐,还有“新朋友”追捧,带动国外配套厂商投资、进驻,找到蕴藏的湾区发展新机遇。

  把“湾顶”的流量,转为与湾区“小伙伴”共享的经济“增量”,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还充分发挥“湾顶”的枢纽功能——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深化战略互动,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枢纽;探索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澳创新园建设;加快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一区三园”建设……立足湾区、面向国际,一起奔赴星辰大海。

  从1到∞,到黄埔去,有无限的投资可能。

  “黄埔速度”  燃起“开发区精神”“铁军精神”

  区域IP不是凭空打造,它根植于历史长河,传承于基因血脉,凝练出最显著的特征。

  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广州开发区创业者赤手空拳,仅凭着一纸批文、一块土地,不等不靠,敢为天下先,制定了全国第一个开发区条例、拍卖了全国第一块工业用地、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企业服务中心、创造了全国第一个以9个月时间实现了8万平方米厂房建设的“开发区速度”,才有今天“到黄埔去”的金字营商招牌。

  这一个5年,是广州开发区建区39年中间的一个缩影,历史又一次精彩地书写。

  2018年至2023年,广本新能源、深南电路等约480个项目“到黄埔去”动工,华星光电、小鹏汽车、现代氢能等约340个项目投试产。

  如果问这么多企业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答案是“黄埔速度”!

  18个月实现从无到有,粤芯的建设速度就是“黄埔速度”。这个由2017年创造的纪录迅速成为该区招商引资的“王牌”,不仅让企业留得下来、扎得下根,还能快速办成事。当更多企业络绎不绝到来,他们亲眼见证了“黄埔速度”的可复制性,甚至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华星光电t9项目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史上最大的内资项目及省重点项目,也是广州市2022年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项目从签约到工地打下第一根桩仅用了21天,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18个月,相比企业计划建成投产时间提前3个月,是目前行业内最快封顶、最快搬入、最快点亮、最快量产的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刷新了行业世界纪录,也刷新了该区历史上重大项目筹建的速度。

  “黄埔速度”的背后,是该区为筹建企业提供从项目引进至竣工投试产全链条优质高效服务,推动项目“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动工、竣工即投产”,全方位提升企业的获得感。

  “黄埔速度”的背后,是一如以往的“开发区精神”,对标全国全省先进比学赶超,撸起袖子加油干。而广州开发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投资者”的理念,如今还挂在许多项目工地上,为营商环境改革作出最好的诠释。

  实现“黄埔速度”,必备“铁军精神”。既要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也有自我加压、攻坚克难的决心。虽然粤芯建设速度很快,但由于项目审批层级高、获批难,前面花了3年才通过一、二期项目审批。在加快三期项目落地时,该区靠前服务,事无巨细协助企业沟通协调事项,最终实现3个月取得批复,为项目建设投产争取了宝贵时间。

  “在中国,项目落地的速度要比欧洲快得多。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黄埔速度’又比其他地方快一点。”来自德国的广州开发区海德堡离岸创新中心招商总监费瑞翔(Daniel Frerichs)说,过去三年,他远在欧洲为黄埔招商引资,“黄埔速度”是一大优势。

  从1到∞,到黄埔去,有优无止境的营商环境。

  “到黄埔去”   改变“∞”人生的“1”个地方

  近百年前,黄埔军校号声嘹亮,去黄埔是那个时代有志青年的身之所往。

  物换星移,“到黄埔去”已经成为干事创业者的心之所向,被企业和人才点赞为“离成功最近的地方”。

  5年,1826个日夜,43824个小时。

  这里的实有市场主体增长了2.4倍,签约引进招商项目超过了900个,常住人口总量年平均增长率达4.3%,118个院士项目、1390名高层次人才奔赴,全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快速增长总量突破5万人……越来越多的企业、资金、项目、人才到黄埔去,成就了区域的万象更新,更有演绎了不设限的精彩人生。

  香港青年杨腾2017年把企业搬到广州科学城。6年来,他和团队带着VR(虚拟现实)项目,在黄埔不仅顺利“赚到了人生的100万”,还把项目从黄埔带到香港,在大湾区里一步步深耕市场拓展。

  《弯弯的月亮》的词曲作者李海鹰2020年把《到黄埔去》写成了歌,生于斯长于斯,他在120余字的歌词里凝练了各种经典的“黄埔印象”,让音乐为城市代言,将区域IP广为传唱。“黄埔发展变化巨大,在科技、文化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在高科技方面彰显出了黄埔气概。作为一名老黄埔人,我感到一种豪迈之情。”他说。

  “我们一起到黄埔去,放飞梦想;天南地北的黄埔人,神采飞扬……”

  在“到黄埔去”口号共情下,在悠扬的歌声中,在“10万大学生进黄埔”三年行动计划里,越来越多年轻面孔奔赴希望之地,来到改变“∞”人生的这“1”个地方,为下一个五年增添新生力量。

  数说“五年大变化”黄埔答卷,一个个变化清晰呈现——大院大所大装置持续涌现,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聚成势,有“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有“从1到10”的迭代性创新,有“从1到100”的科技成果转化,还有“从1到∞”的无限可能。

  到黄埔去,共享精彩!

  专题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中谱写广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A8从1到∞:“到黄埔去”有无限可能 何瑞琪2023-10-25 2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