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
中央党校教授向春玲: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要服务于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风云突变,改革发展路上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因此,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从动力机制上来讲,要满足中国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要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我们现在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也不能复制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那么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总书记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做法,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重要的方法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于梦江)
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授陈金龙:
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
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重点研究阐释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中原理性理论成果,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教育引导全党全国更好学习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这是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出的重要要求。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宣传普及取得重要进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形成了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核心任务。要通过对新时代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进行系统总结,形成创新性理论成果;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各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教材体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文杰)